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白雙全《噩夢牆紙》系列
分享 | 瀏覽數: 136

白雙全《噩夢牆紙》系列

Author: 黃鐘名, 2023年06月28日 22時54分

評論的展演: 《噩夢牆紙》、《谷之旅》

    以藝術家於台灣鳳甲美術館展出的「Chris Evans、白雙全:雙個展」中白雙全所展出的作品其中《噩夢牆紙》系列案例作為切入點。

    《噩夢牆紙》系列開始於2014年,陸續延伸進行多年。是關於對2014年9月26日至12月15日在香港發生的雨傘革命(Umbrella Revolution)的藝術創作表達,稱雨傘運動(Umbrella Movement)或佔領行動(Occupy Movement)

(圖片取自今周刊928期)

https://evchk.fandom.com/zh/wiki/%E9%9B%A8%E5%82%98%E9%9D%A9%E5%91%BD

https://anticommunism.miraheze.org/wiki/%E9%9B%A8%E5%82%98%E9%9D%A9%E5%91%BD%E7%9A%84%E8%97%9D%E8%A1%93

    「雨傘運動」被當權政府無視的訴求,訴求失敗告終後人民將面臨的是與過往幾乎不同的社會意識,這衍生的複雜情感,這些種種促使藝術家以藝術作品對此事件去做出回應

    白雙全將他在當時香港社運尖銳的場景與氣氛,觀查到的形象、人身、處境的紀錄

以系列的牆紙製造出某種視覺路徑,是在建立藝術家自身與社會的連結,再將這些具有象徵性的大量複製的塗鴉臉孔還有新聞報紙,製成某個情境空間牆面上的符號和有意識的報紙,他讓匯集事實與情緒形象轉換為圖像、印象,使人們以某種情境式的狀態去觀看視覺符號意識明確的被置放於社會環境。

作品《噩夢牆紙(KCCC2556-17#4)臉譜內的風景》。

作品《LTK壁報板》與後方《噩夢牆紙》。

「Chris Evans、白雙全:雙個展」展覽現場。

https://artouch.com/art-views/art-exhibition/content-11308.html

    藝術家白雙全的創作形式涵蓋裝置藝術,攝影,行為展演,繪畫,雕塑及錄像裝置。他總是以幽默趣味的手法,表達對政治、歷史、宗教、全球化下形成的影響社會的複雜議題。 他的個人風格中自由開放的想像,同時創作時常帶動觀眾反思日常生活中的日常發展成無限可能。

       藝術家的另一件作品《谷之旅》「在夾縫中行走」的展覽。

 

「有天我在書店找到一本很小卻很厚的東京23區地圖。把書頁打開,跨頁的地圖出現在左右頁上,但中間(剛好在書縫的位置)總是難看得清楚,縱使我用力把它壓開。我看見這條縫隙,就像是一條冥冥中要我走上的路。於是,我計畫由第1頁向上一直走到296頁,一頁接著一頁,共24頁,由東京的最南一直走到最北。因為書頁的兩邊翻開像山,兩座山的中間自然就是山谷了,所以這個旅程叫『谷之旅』……。」—白雙全

 

    這是接續2007年在東京進行的《谷之旅》創作計畫,藝術家的「在夾縫中行走」展覽中舉辦了五場工作坊,於首場工作坊中「谷之旅(2022台北實驗場)」邀請參與者於家中、舊書店、圖書館尋找在夾縫中意外被壓成一道線的那些重要內容的書本,一起分享被尋獲的「夾縫」,並讓參與者決定共同展示的方式。觀眾的身份將不只是被動地觀看者,而是親身投入設計並共同探索生活和創作可能的協作者。

(取自白雙全Facebook)

 

在此想提的第二件作品《等一個朋友》。

 

「有一天我來到九龍塘地鐵站附近的範圍,心裏就『跳』了一個想法出來:如果我就這樣站在這裏等,要等多久才能等到一個朋友呢?」—白雙全

 

白雙全,《等一個朋友 》,2006至2007年,噴墨印刷、墨水紙本及照片

https://www.mplus.org.hk/tc/magazine/pak-sheung-chuen-measuring-time-in-hong-kong-sign-language/

       「在我人生的時間線上,我不斷通過創作給自己刻度。而作品面世後,它已變成另一樣東西。十年過後,它變成了我跟我那位朋友發展關係很重要的基石。」白雙全說

 

    這些用照片及文字記錄下來的展演,為城市拉近人之間的聯繫。藝術家總是在作品中蘊含趣味有深意的指示與實驗,其中所擁有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他的策劃從而引發不同的聯繫與意義,以幽默、戲謔的思維方式去詮釋日常。改變生活經驗,探索介於身處社會、世界中規律和穩定的事物之間的「空間」,現實與想像的交匯, 從而產生一些真實且特別的意義。

    他偏好運用這些方式去創造,對事件的介入和操作,它們會成為像是自我實驗,探討著這個不斷在改變的環境。從自身到蘊含對這個社會的關懷。

    我認為白雙全的每件作品幾乎都是圍繞著具有政治性的狀態。差別只是在於這個政治性進入作品後是以何種方式去詮釋。他不是是明確的立場顯現在作品本身,而是以另一種形式看似毫無任何意圖的作品,但其中的政治性是更深層的蘊含在當中。

    就藝術家後期的藝術行動去探討,看似好像與過往的作品意圖並沒什麼直接的聯繫,大量的時間進入校園教授小朋友視覺藝術、介入社區參與。但我認為這是最具政治性的回應,像是一種無聲的堅持,是對於社會意識所作所為的表態,以一種“無為”的方式去。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