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緊發條(邱昭財個展『時.態的凝視』)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譽仁, 2023年11月18日 15時19分
評論的展演: 邱昭財個展『時.態的凝視』(就在藝術空間,2023.10.14-11.25)
邱昭財個展『時.態的凝視』展場一隅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3.11.15
排列在櫥窗裡的零件圖像是說明了一切。它既是展示也是個邀請,說明著這些作品是由發條發動,再透過各種齒輪零件來調節、模擬各種自然力與科技。這樣的過程需要許多巧思、試驗與微調,然而這個牆面像是告訴你:只要把這些組合起來,再轉動木盒外的蝶型把手,就能讓鳥兒飛翔、讓鋼珠爬上樓梯、讓手掌拍打出愛的鼓勵的節奏,甚至可以供電給小桌燈--很少人會不想轉動那個蝶型把手。
邱昭財的個展『時.態的凝視』(就在藝術空間,2023.10.14-11.25),其作品透過動力裝置與觀眾進行饒富趣味的互動回饋。它們讓觀眾擁有短暫的掌控感,同時也讓觀眾半自願地參與了作品意義的創造,而這些都是建立在科技與生活的既定關係上。一方面,發條(clockwork),特別是發條鐘錶的發明,一直與勞動的時間規訓歷史密切關連;另一方面,在科技進展上,發條本身也喚起一種過時的、前現代的時態。這兩者的結合,則是一種現在依然留存、手工藝的舊式勞動情懷。這些只是背景,在設計上藝術家還推導出另一種對照的時態:「像發條鐘錶一樣」(like clockwork)常用來形容工作上的規律、精確與不出錯,不過實際上發條本身的動力運作卻是從平順、逐漸減弱到完全中止。藝術家將其轉化成音樂上由漸弱到消失(morendo)的表現,它們可以是童年、簡單而短暫的快樂、苦中作樂、情感的反高潮,回應著由時間規訓帶來的普遍焦慮。例如作品「發條時間-鼓掌」(2021)、或是「發條時間-揮動」(2022)時,逐漸無聲的愛的鼓勵、因無力而停止的啦啦隊彩球,也為單純的物理作用帶來令人費解的餘音。
邱昭財 發條時間-鼓掌 2021 互動裝置 30x38x56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3.11.15
邱昭財 發條時間-開闔 2023 互動裝置 45x44x28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3.11.15
轉動發條的互動拉近了觀眾與展品之間的距離,不過展覽機制中的關係仍然存在。這些作品在取樣各種動力時,相關的日常脈絡也牽涉其中。以「發條時間-焦點」(2023)、「發條時間-開闔」(2023)為例,當我們注視著三個快門開闔,或像是只有眼白的視像球轉動時,也會忽然意識到自己是被攝體--所以我們是自願地被拍攝、或是被監視呢?不過這些關係面向也很快地在發條的扭力耗盡後被懸置,甚至可以說是被凝結在餘韻當中。視線的權力關係只是其中之一,其他相關的美學關係還包括了再現自然力的「發條時間-飛」(2021)、「發條時間-波」(2023)。另一個系列作品「發條時間-迴旋No.1〜No.4」(2023)讓人想起藝術家以前的疲軟系列,但是題材對象從政治紀念物與地標,變成1960年代常見的公共藝術風格。在玻璃罩裡,放在白色大理石平台上的金屬的立體幾何造型彷彿是形式主義的幽靈一般拒絕被遺忘。它依憑著發條,在每一段人為的啟動裡,具體而微地展示著純形式如何透過轉動幾個造型,就能在形式關係上產生許多不同的組合變化,並由此例證出其中有著無法磨滅的理性與單純趣味。
邱昭財的個展『時.態的凝視』在轉換發條動能的技術面上有極為細緻的處理,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透過與觀眾的互動,不僅在趣味的質地上開展並延伸情感修辭的可能性,也讓觀眾帶回各自獨特的觀展經驗。藝術家不僅在創造作品與觀眾的機遇上少有失手,而他的作品就如同這些機遇一般,充滿驚奇,看似不可解,但是又能夠讓人細究底下的層理。這個展覽常讓我想到一個現在略顯老派的說法,即作品的意義乃是由創作者與觀眾共同創造,但實際上,這些作品在許多方面都不同於真正的玩具。其中最為精確困難的部分,或許是如何點到為止,讓每個上緊發條的人都能以一種恰如其分的輕鬆態度來思考人生與藝術。
邱昭財 發條時間-迴旋No.2 2023 互動裝置 39 x 30 x 58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3.11.15
邱昭財 發條時間-揮動 2022 互動裝置 38x30x57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