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術動態 / 灰色地帶--作品的現場性
收藏本頁
分享 | 瀏覽數: 1760

灰色地帶--作品的現場性

首次展演日期: 2018-03-16    結束展演日期: 2018-05-12

關於展演:

展覽訊息

策展人:王弘志
藝術家:蔡年玨、齊簡、新村卓之、馮嘉城&黃磊(苑倍)、陳嘉壬、陳慶、莊立豪、宋珍喜、朴昶緒、申炅澈、王弘志

展出地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
展出日期:107/03/16~107/5/12
開幕時間:107/03/16, 16:00
藝術家座談:107/03/16, 13:30-15:30

開放時間:10:30~17:00(每週日、一休息)


灰色地帶

「界線」是指兩個物質或兩個世界之間的切點,即兩股力量相遇的邊界。這個主題可分為四個概念:相似性、差異性、滲透性和歧義性。當切點成線在空間上擴展時,產生不規則和流動性的間隙,這種相互滲透的空隙可以被理解為兩個領域之間的空間插入與過渡,其中,相似性和差異性存在於未被允許的關係中:間隙太模糊,因而不能賦予名稱。它是一個場域,不僅是物理性的,而且其心理層面的力量是在其圓周遭遇時能被遇見 ; 一個不可確定的場域,卻又能夠矛盾地觸發傳遞訊息的場域。其影響遠遠超出了物理或地理差異,而更進一步地傾向心理、文化和感性領域。而此領域,也近乎無法定義或暫時無法規範的部分,我們稱之為「灰色地帶」。因此,受到「界線和間隙」的啟發,展覽「灰色地帶」中的視覺創作將以各種不同媒介來體現此概念、場域,從繪畫、裝置到錄像,其使用的媒介被編組構成不同的脈絡,創作語彙使用了語言學、地域性、時間性及當代藝術中的歷史性。

 

作品的現場性

展場中的作品之間是否存有「灰色地帶」中指稱的場域?作品之間交相構築的場域是否能稱之為作品?又該如何界定作品的場域範圍?「作品的現場性」的問題意識在於,作品除了散發材質、形式的表徵訊息,亦有其意向性與創造性的隱含層次,觀者藉由視網膜來看作品的同時,亦是以身體運動的方式,實踐滲透於自身、作品及空間之間產出的關係。展場空間中,藝術家們的作品交錯並置,能否經由作品的質性,直接或間接地捕捉作品間若即若離的關聯性。再者,展場建築結構為上下樓層,以中間樓梯區隔出左右對稱式空間,各空間以牆面和中心的四根主柱為支撐結構,視覺上為寬扁空間,作品的位置必然成為與展場空間、觀者對話的首要考量,如何讓作品在展覽空間中適切地發酵,突顯處理作品間、作品與空間的對應平橫狀態,為本次策展的課題方向。

 

12位藝術家&16件作品

策劃邀請五位在台灣與歐洲深造的台灣藝術家及七位傑出的旅歐亞洲藝術家(共十六件作品),共同在此平台開展:過渡真實與虛實擬像之間的游移(新村卓之 SHIMMURA Takuji與馮嘉城 FENG Jia-Cheng & 黃磊(苑倍) HUANG Lei)、不確定間隙的流通與場域界定的不確定性(宋珍喜 SONG Jin-Hee與朴昶緖 PARK Chang-Seo)、生活記憶的搜索與對實存空間的檢視(王弘志 WANG Hung-Chih、申炅澈 SHIN kyung-Chul 與陳嘉壬 CHEN Chia-Jen)、互為主體與其周圍環境的異同直敘與轉譯(陳慶 CHEN Qing與齊簡 CHI Chien)與探索繪畫與載體形式的交融與突圍(蔡年玨 TSAI Nian-Jue與莊立豪 CHUANG Li-Hao)...等諸多課題。

 

 

 

  

相關評論

台藝大「灰色地帶」  --- 陳韋鑑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
展演資訊搜尋

AR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