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術動態 / 迂迴|臨現 - 康倫禎 羅文欣 蘇郁嵐 風景聯展
收藏本頁
分享 | 瀏覽數: 2680

迂迴|臨現 - 康倫禎 羅文欣 蘇郁嵐 風景聯展

真善美畫廊在2019年的首檔展覽,即以「迂迴|臨現」為題,邀請康倫禎、羅文欣與蘇郁嵐這三位傑出青年畫家參與展出;而展覽在探索藝術家各自的繪畫深度外,亦試圖透過水墨、複合媒材與油畫的併置,演繹出當代風景繪畫的多重樣貌。

主辦人/單位: 真善美畫廊
活動類別: 展覽

首次展演日期: 2019-03-09    結束展演日期: 2019-04-06
詳細時間說明:
3/9(六)15:30-4/6(六)18:30

活動地點: 真善美畫廊
活動地址: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69號1樓

關於展演:

迂迴|臨現 - 康倫禎 羅文欣 蘇郁嵐 風景聯展

文/真善美畫廊

 

「分解出那層蜂蜜的並非陽光,而是他本人,而被分解的對象也非草地與灌木,而是他對那道斷崖的所有記憶,因此,它理當吸收一切,涵蓋一切。」

-約翰.柏格,《觀看的視界》。

 

著名藝評家約翰.柏格在(莫內之眼)這篇精湛的短文中,深刻探詢了莫內畫作中所浮現的悲傷,分析這個貫穿其創作整體的特質來自何處,揭露出一切源起於畫家纏繞於景物中的記憶;而回溯約翰.柏格在其另一名著《觀看的方式》中所發展的觀點,繪畫實則是一種觀看的體現,而所有觀看者所注視的,從來不是事物的本身,而在於與其的關係;是以,莫內亦然,他的目光終究無法脫離其內在經歷,而畫作的豐沛情感則是這個觀看的傳遞。

 

事實上,這樣的思索呼應著現象學的概念,現象學認為所有的知覺活動都是意向性的,同時具備顯現與不顯現的界域,並且承載著關係與意義;就視覺而言,看見必然是看到某個事物,並包含著可見的形貌與不可見的感知。因而,在繪畫行動裡,存在於景物與畫家之間,發生著一種觀看中的拉扯,視覺印象總伴隨著其他感官記憶連同情感與思緒被觸發,個人的感知歷程被喚起,景物則隨之在畫布上逐漸變形,於是,繪畫形成了一個迂迴的途徑,呈現出畫家的內在風景。

 

回應前述對於繪畫的理解,並觀察自康倫禎、羅文欣與蘇郁嵐的創作特質,真善美畫廊在2019年的首檔展覽,即以「迂迴|臨現」為題,邀請這三位傑出青年畫家參與展出;而展覽在探索藝術家各自的繪畫深度外,亦試圖透過水墨、複合媒材與油畫的併置,演繹出當代風景繪畫的多重樣貌。

 

康倫禎 - 風景是自然想像的棲居

透過文字、傳說或者實際探尋所啟發之對於自然的文學想像,是康倫禎藉由繪畫所要創造的隱密洞天,而又像是神秘的夢境,藏匿著畫家與自然相互傾訴的秘密。因此在畫作中,滿佈虛實交錯的情節與線索,驅使著景象的層疊掩映並流動形變;並讓細密纖長,如同迷走於身體神經脈絡般的線條,勾勒出山脈的走勢與樹木的枝椏,盤根錯節而彷彿是朝向畫作核心的地下根莖。

 

羅文欣 - 風景是日常形貌的留存

日常生活中可時常觸及的景象與物件,其形貌日覆的消融與重構,於觀看時在心眼裡所刻磨的親暱與痛楚,是羅文欣透過繪畫所要留存或再製的痕跡。於是,如同時光對記憶的侵蝕與滲透,畫作中的線條亦反覆刻劃、擦拭與琢磨著形體,直至肌理形成而浮現了輪廓;當中,所有物象不停地擴散、騷動,像是畫家被觸動的感知與思緒,而最終沒入止息於邊緣的晦暗色調中。

 

蘇郁嵐 - 風景是旅行記憶的重返

旅途中接近自然所積累的感知與記憶,是蘇郁嵐透過繪畫所欲開展並藉以重返的向度。因而在畫布上,柔軟細膩的筆觸彷彿是畫家目光對於風景的碰觸;常使用的灰色、褐色調則說明了這個溫和的注視;而不論是遠眺視角將景象擴大,或者縮短距離讓景色圍繞,在大氣與溪流的氣韻瀰漫下,時間以緩慢的節奏悄然浸透,而任由或者悲憫、欣喜與憂鬱的詩意情感油然蔓生。

費用說明:

活動聯絡電話: 02-27069610    活動聯絡人: 王莉莉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
展演資訊搜尋

AR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