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術動態 / 《饒愛琴伊命雙個展|饒愛琴—斜對角的發酵&伊命·瑪法琉—生命只在此山中》
收藏本頁
分享 | 瀏覽數: 166

《饒愛琴伊命雙個展|饒愛琴—斜對角的發酵&伊命·瑪法琉—生命只在此山中》

活動類別: 展覽

首次展演日期: 2023-03-31    結束展演日期: 2023-07-02

活動地點: 關渡美術館
活動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關於展演:

饒愛琴—斜對角的發酵

「斜對角的發酵」展出饒愛琴自1999至2023年間,透過「油畫創作」、「行動實踐」與「材質實驗」,所開展出的「創作生活」路徑。

饒愛琴的油畫創作,具有兩種特殊的取徑:其一是在繪畫的起始,潛入「色彩直觀」的現場,順沿色彩自身的造型慾望,進入記憶與凝思的內在平面;其二則是在長駐野地的過程中,對於所處環境及其變化的同步共感,特別是對於港口部落石梯坪一帶的反覆描寫;以及揉合上述兩種取徑,對於特定生命時刻的重現、回憶、捕捉與再感知。不論是內在空間的誘顯,或是將自身置放於充滿環境訊息的條件中,皆創造出了一種「前創作狀態」-有關「等待與回應」的「臨場空間」。色彩的流動與筆觸的堆疊,擴延了形象造型的慾望,透過創作者對於時刻變幻之痕跡的取捨與詮釋,最終保留下這些自我游牧的足跡。

長駐野地的狀態-「搭帳篷」,形構出一種自身與環境交往的關係模式,亦讓饒愛琴持續展開油畫創作之外的材質探索與行動向度。2022年,饒愛琴於意識部落進駐金樽海灘生活的過程中,踏溯七里溪,採集河床與沙灘上的黏土、砂石、漂流木、竹子,就地組裝出材質實驗的臨時居所,並進行溪土花磚的研製。這個可重複構成的「帳篷空間」,收納了饒愛琴的採集物件、作品碎片、勞動痕跡,同時也是一種行動裝置與故事場域,持續訴說著從「西北到東南」的土地紋理、移動痕跡與生命敘事。而在《連線》系列創作中,饒愛琴則透過可輕裝上陣的線性鉤織與物件,製造出一種讓此地通往他方的連結模式。

如愛琴所說:「這支丟掉頭腦用身體走的筆會一直帶著我會合」。從油畫創作的「臨場空間」到現地創作的「帳篷空間」,創作者始終關注的是在生活與創作之際的「等待、啟動、回應」。在那些時刻裡,有一個等著「再見」(重見與道別)的世界,以及棲身於這個世界中的自我,會留下我所熟悉但未曾揭曉的幽秘。「斜對角的發酵」是上述行動實踐與創作模式的交織呈現,特屬於饒愛琴的「創作生活」旅途。
(策展人/黃瀞瑩)


藝術家簡介|饒愛琴
原生於桃園龍潭,自兒時起便常於埤塘與河流間泅泳、攀登高山峻嶺,累積出在自然曠野中的身體力行與深度共鳴的經驗。1998年後定居台東知本「卡大地布」部落,開始進行油畫、裝置與公共藝術創作至今。曾參與2002年與2022年意識部落於金樽海灘的集體生活行動。自2005年參與「洄瀾國際創作營」後,逐漸摸索出「搭帳篷」的自我駐村、就地創作的生產模式。其創作主軸,時常從私我的瞬間感知或記憶片刻中出發,透過開敞於環境或畫布中的身體互動,而能夠將潛在的生命訊息轉化為一種具有擴散性與穿透性的感知平面。在各項藝術類型中,皆發展出極具個人屬性的美學語彙。2011年為抵禦「美麗灣開發案」,率先與友人以「搭帳篷」的行動駐守杉原海灘,並促成東海岸藝術社群後續的環境抗爭行動。是一位始終深具行動力的藝術實踐者。

生命只在此山中—伊命•瑪法琉個展

伊命的創作,如同許多生活於部落中的原住民創作者,與日常身體的勞動是渾然一體的有機構成,譬如從日常山林生活中的漁獵行動開始,去海邊釣魚、到山裡面打獵,同時尋覓、撿拾創作可用的漂流木。取得材料時力身體行的實踐過程,讓創作者體會漂流木走過的死亡與重生之旅,因此正如獵物之於獵人絕不只是被獵捕的食物,漂流木對於創作者而言絕不僅僅只是創作的材質而已,更是生命的認同與學習。伊命將漂流木此一材質,因流離而造就的獨特生命美感,重新賦予形式轉化為邊境流亡者的心靈之歌──面對全球化高度資本主義無孔不入的控制,拒絕被都市文明同質化的個體,即使雙腳仍站立在自己的土地上,也仍然覺得自己像是在流亡,內在的流亡者──而漂流木與置身文明邊緣的人,多麼相似的命運?

這個展覽可視為伊命創作之路的階段性回顧與展望,自2007年第一次個展「沒有用的有用」生活實用創作開始,2012年的「拿走系列」、2013年的「地球零點一秒系列」、2018年的「穿透系列」,以及晚近的「星球系列」,以鏈鋸將漂流木做幾何形大塊面的剖切,和局部的雕鑿,保留鏈鋸滑過木頭留下的粗糙紋理,也局部保留漂流木歷經滄桑的痕跡,以抽象幾何符號的減法語言,隱喻人對地球無節制地予取予求,訴說「全球原住民族乃至全人類,身處於當代人類世環境中的當代處境。」然而當地球資源迅速耗盡,人類將慾望投射向浩瀚的宇宙,寄望找到下一個可墾殖的星球,創作者卻以「離散生命採集者」之姿,拋出他的問題:「但上了太空後,是不是就能解決全人類的問題?」

美拉尼西亞人的俗諺說:「割斷臍帶之處是謂家。」而生在卡大地布山邊的伊命說:「我看見的山,不再原始。我看見的山,已被切割。我看見的山,曾經那麼?現在的山,就像這個樣子。」於他而言生命的歸屬與答案,始終就只在此山中。
(策展人/李韻儀)
藝術家簡介|伊命•瑪法琉
台東卡大地布部落(知本)的卑南族人,投入漂流木雕塑創作二十餘年,早期作品以半寫實半抽象的幾何造型,作直白但又跳躍式的部落文化生活敘事。2008年受邀至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的「棲包屋文化中心」駐村交流,以及2009年重創南台灣的莫拉克風災,種種他方與此地的撞擊,促使伊命開始從傳統文化經驗的敘事型態,逐漸轉向為透過漂流木自身的結構,嘗試去訴說全球原住民族身處於當代人類世環境中被剝奪的共同處境。2012年《拿走系列》獲首屆Pulima藝術獎首獎,並獲得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2020年「饒愛琴伊命工作室」正式成立並開放,由兩人共同打造的自然生活美學空間,體現他們各自獨立卻又彼此互為完整的伴侶關係。伊命目前正計畫和撒可努的獵人學校合作,成立漂流木學校。

  

相關評論

球是圓的——「生命只在此山中」 --- 吳思鋒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
展演資訊搜尋

AR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