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王家衛影像風格的舞作《我們選擇的告別》
Author: [2014 特約評論人] 貧窮男, 2014年07月23日 18時31分
攝影 | 張曉雄
這是「野草舞蹈聚落」的第二支作品,同樣維持如同第一支作品的男男雙人舞的形式,但卻由全然的身體,轉化成如書本篇章般的架構,舞名《我們選擇的告別》來自於Mark Sanderson的同名小說,編舞家吳建緯藉由此書抒發著強烈的感受,即使完全沒看過這本書,也可以透過書名以及那燈光明暗的場次轉換,感受到愛情、承諾在死亡面前的種種折難。
因為沒看過小說,我反而可以另種角度來描述,先來談談建緯的身體好了,在我剛開始看表演時,有發現一個現象,好像所有優秀的演員,都具備雙性的特質,也就是說男演員具備女性特質,女演員有男性特質,比方說艾爾帕西諾,他要陽剛可以陽剛,但也有如「熱天午後」般的陰柔;奧斯卡影后獲提名冠軍梅莉史翠普,也有著很男性的一面,台灣劇場中的徐堰鈴與FA也可證明這個論點。然而絕對的陽剛,阿諾、史特龍等,他們的路線單一,很難成為戲精,純然的美女,往往可以撐起整部影片,是絕對的明星,但跟演技又是兩回事。
舞蹈呢?動若脫兔靜如處子阿克朗,與能屈能伸的西迪拉比哪一個耐看呢?建緯的身體也有著一種陰柔的質感,時而狂野時而陰柔,另一位演出者李宗軒,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雲門《如果沒有你》 中,羅大佑「戀曲1990」的帥氣模樣,兩人的身體特質不同,雙人舞間的彼此倚靠比次依賴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觀眾席燈暗,舞台背光亮起,對稱的舞台空間,左右舞者各自走向上舞台,脫衣坐下,坐下脫衣,在氤暗煙霧的背光下,兩人第一次的交手,像極了王家衛《一代宗師》氛圍,只差沒有雨水;接下來的男男擁抱又有著《春光乍洩》裡那種舒緩的激情。獨自佇立在鏡框台口的沈默時刻,是《花樣年華》裡的矜持,哽咽於喉頭的愛情,不敢說不出口的惆悵。一個一個的畫面,充滿戲劇性的畫面,都有著王家衛的影像中的慢。
在「四季」的音樂中,暢快淋漓的雙人舞,隨即是雀躍後的失落,或是如雲門「風影」中,隨影而行的雙人關係,透過雙人舞所呈現出生活中的兩人關係,的確比其他形式都更精準與明白,透過一幕一幕的推演,情感的重量不斷累積,最後倚靠著牆面伴隨著黑影,兩人互為倚靠互為依賴的雙人舞,唯美又曖昧,大膽而激情,一盞孤燈下的纏綿,帶到了高潮,或是痛苦極致的釋放。
選擇在戲劇廳裡跳舞,捨去舞蹈常用的側燈,以戲劇性的燈光切割出空間,大反差的陰影,在偏暗的光線中呈現出來不是肢體的美麗,卻是生活的細節與陰暗,玻璃球四射的光線並沒有帶來華麗,而是隱約照見角落,不可見人的私密。
「野草舞蹈聚落」到目前的兩個作品,展現出男雙舞者的各種可能性,不同身體特質所擦出的火花,或是不一樣的編舞理念所呈現出不同的形式,非常期之後的作品。
攝影 | 張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