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費德拉之愛》
分享 | 瀏覽數: 1660

《費德拉之愛》

Author: [2015 特約評論人] 貧窮男, 2015年02月03日 02時17分

評論的展演: 楊景翔演劇團X陳仕瑛導演《費德拉之愛》 2013臺北藝穗節-新人新視野劇場篇I《山地話》


攝影|羅淵德

《費德拉之愛》的原型出自於希臘神話,曾經被改編成希臘悲劇,也被莫里哀同期的劇作家拉辛改編成《費德爾》(1667);20世紀比較著名的改編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劇作家尤金歐尼爾1922年《榆樹下的慾望》,以及莎拉肯恩1996年的《費德拉之愛》,也是陳仕瑛導演所改編的版本。

透過陳仕瑛導演詮釋莎拉肯恩版的《費德拉之愛》,我們可以看見莎拉肯恩毫無違和地將這個希臘神話的故事搬到當代的英國,將焦點由費德拉移轉到依波利特上,他的狂妄不羈,他的轉變與他的審判。同時也在原本的亂倫畸戀之中,加入了政治階級、皇室、媒體與群眾間的微妙關係,對比到劇中人物間的關係,同時牽扯了上帝(宗教)與愛情等種種議題。看得出來企圖與野心之大,但卻仍沒失焦地將《費德拉之愛》中,那爆炸般的亂倫主軸清晰呈現,但其他龐大的企圖與野心,就相對地隱晦或是點到即可的帶過。

若看過陳仕瑛導演如何詮釋哈洛品特作品的《山地話》,從模糊掉觀眾與表演區域間的界線,到那如暴力般的語言宛若利刃,刺入每個觀眾的心扉之中。那對於導演要如何處置莎拉肯恩的劇本,再如何顛覆也不會意外的期待之下,《費德拉之愛》的四面觀眾作法則略嫌保守了,不過在實驗劇場掛滿了監視器,以及半空中浮現會眨睫毛的眼睛,以及將電視機以眼眶包圍,以數位時代的思維來重審「看」與「被看」之間的關係,以及搭載攝影功能的直昇機空拍的即時影像,則在形式上扳回一成,同樣的語言暴力以及將MV流行歌詞入戲,也玩出了新的符碼與新的趣味。

開場帶著狗入場,用遙控器打開電視,播放著紐約熱狗大賽的暴食,邋遢的依波利特用襪子來擤鼻涕,如海星般的大紅花裝置,有著如穴般的性暗示,男人的體液全進入襪子,天空中的眼白與監視器,如老天有眼,將觀眾拉到上帝的位置,觀看著這個如悲劇般宿命的發生。

依波利特的房間呈現三角形的表演區域,如利刃般刺向包著電視機的超現實般的眼眶,繼母費德拉與醫師,坐著輪椅同父異母的妹妹,所有的角色都宛如帕索里尼《定理》中的角色,男主角睡了所有人。

當男主角聽到繼母死掉後的反應,突然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與奮起,和之前的擺爛,來得太突然而毫無動機,是費德拉的愛感化了他嗎?對比先前的趾高氣昂,加上輪椅妹妹搧風點火強調他的性格,多少女人為他迷戀為他自殺,為何偏偏是費德拉讓他改變,他的愛有何不同?或是費德拉自殺與他的覺醒這兩件事情有任何相關嗎?

即使受過《山地話》的震撼教育,這齣在整體的呈現上,在科技與視覺上的隱喻上,仍然能滿足我過高的期待。

相關評論

「一個她永遠無法擁有的關係」:關於《費德拉之愛》 --- 簡子傑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