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Eyes work》林嶽滄創作個展 
分享 | 瀏覽數: 628

《Eyes work》林嶽滄創作個展 

Author: [2015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 2015年05月08日 11時05分

圖版提供|陳韋鑑 

 

       藝術的本質與起源是很多藝術家有興趣探討的問題,年輕藝術家林嶽滄結合科技,探討視覺藝術中"觀看"這個最常被忽視又最基本的行為,藉由眼控輔具Eye tracker 顯現出我們過去對觀看創作的想像可能有所落差。

  5月2日至16日,在自由人藝術公寓展出《Eyes work》林嶽滄創作個展,展場相當的簡潔,共有三張影像輸出與一個投影作品,三張影像分別是藝術家的眼睛特寫、電腦與操作狀況;投影內容則是藝術家透過眼控輔具控制電腦輸入文字,文字內容則是展覽相關書信。

  藉由眼控輔具藝術家共花了上百個小時,寫出了六段文字,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觀眾可以很直接的體會到,藝術家以眼控輔具來輸入文字的辛苦,每次的移動都是相當的游移與不準確,對比於一般觀眾對於傳統繪畫等"手上功夫"的崇拜,林嶽滄在此藉由眼控輔具強調了過去被忽視的"觀看",以科技放大、呈現身體與藝術之間的連結。

  這樣的連結真實的讓人從新體會視覺最基本的起點,以眼球的運動來凸顯"觀看"這個行為,不管是藝術家或是觀眾,以視覺藝術來說,觀看是最基本的起點,也是觀眾與藝術家之間的連結,透過這樣的作品藝術家放大了觀看時眼球的游移與不確定,然而這樣的游移與不確定畢竟離我們慣常的觀看經驗有一定的距離,觀眾可以如何從這樣的落差中體會到藝術家試圖表達的「試圖透過這種狀態重新回歸至創作最初的起源。 」

  在這次展覽中,透過藝術家以全新的身體體驗再現的,其實是"溝通"的辛苦,畢竟用眼球移動滑鼠來輸入的是文字,在我們日常生活經驗中,文字的溝通體驗應該是比創作或欣賞創作的體驗還強很多,如果藝術家藉由眼控輔具所呈現的是"繪畫",尤其是再現現實物的繪畫行為,可能觀眾關於藝術家試圖討論創作的感受會更強。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