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穿迴白樺樹林 尋覓...
分享 | 瀏覽數: 1148

穿迴白樺樹林 尋覓...

Author: [2015特約評論人] 羅苑韶, 2015年11月24日 00時41分

評論的展演: 2015舞蹈秋天-舞蹈空間 X 譚盾計畫《迴》


圖版來源|
國家兩廳院 2015舞蹈秋天 舞蹈空間×譚盾計劃《迴》攝影/張震洲

舞蹈空間舞蹈團藝術總監平珩卸下教職後,帶領舞團勇於跨國製作,每一個作品對觀眾來說都是發現新驚奇,風格依參與創作的編舞家、導演而定,衝著舞團名號進劇院的觀眾,總要到作品開演,才能明白舞團這次又經歷了怎樣的冒險。

《迴》是平珩邀譚盾一起合作的音樂舞蹈作品,台上兩架平台鋼琴,由鋼琴家現場演奏,譚盾選跨越1979年到2000年的四支鋼琴作品(演出未依編年時序),相當有作曲家回顧展的味道。 

以秋露(2000)開場,演奏多為撥弦的聲音,鋼琴演奏者俯身鋼琴平台演奏,視覺上為舞台展開張力。舞台設計簡單,幾株錯落的白樺樹,留白中賦予寬廣空間想像。

迴集合台、港、美、英、荷、西六地創作者,據說譚盾本人一開始在音樂之外也樂意闡述自己的舞蹈想像,身為老友的平珩,已請了編舞家操刀,加上邀英國多媒體製作公司Cryptic Glasgow擔任導演和設計,可以想像從中的協調溝通絕非易事。

觀眾很容易會以譚盾不同樂曲為演出分段,檢視節目單,可看出迴並未特別標示各段落屬二個編舞家楊銘隆和Ivan Perez中的那一位,是舞碼簡介所說的「分別編作舞蹈」,還是「共同/聯合創作」?

或許平珩在實驗一種新的作品型態?集合視覺設計、編舞、音響(作曲家之外,還有朱宗慶擔任作品音樂總監)的一體呈現,已不知道是導演主導部分多、還是創作者?

舞碼簡介寫說:「全舞以色彩參照女性視角,似在訴說如何掙脫束縛、如何解放自我,找到內心的自由與平靜」。第一段舞蹈一場3人以紅繩相互羈絆的舞蹈,行進收放間舞步煞是好看。紅繩束縛後來又再出現,如果僅以此描繪女性掙脫綑綁、解放自我,顯得直白,怎麼好像缺了時代性。還好現代性由一段背對觀眾的女舞者演出補上,舞者將衣裙穿上又脫下、反覆再穿再脫、不論如何亂了節奏也要穿脫,後來是另一名女舞者抱住她,制止她的動作,帶她下台結束她的狂亂。在描繪女性況境上,心理層次足以令人反覆玩味。

舞蹈空間不是第一次在演出中加入念白,這次由「永遠的劇場女神」(舞團介紹用詞)梁小衛特別演出,她的身形和年紀,加上後來台上一一出現稍早出現過的道具,令人不得不聯想兩廳院世界之窗比利時系列邀演尼德劇團(Needcompany)《伊莎蓓拉的房間》裡的薇薇安‧德‧慕因克Viviane De Muynck)。不懂為什麼梁小衛開場的聲音和稍後演出出聲不同,設計上讓人更加疑惑為何開場那樣不具說服力。她每次出現的黃色是貫串整支作品的主色調,我想像她應撐起如同薇薇安‧德‧慕因克在作品中的骨幹和重量。

迴的元素有東西交錯感,看得到西方眼中的東方,或是刻板印象、或是私慕的情調,

在色彩和服裝設計呈現很高水平。現場鋼琴演奏譚盾風格迴異的作品十分難得。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