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天龍國的高跟鞋教堂?-台北版「白晝之夜」然後呢?
分享 | 瀏覽數: 3847

天龍國的高跟鞋教堂?-台北版「白晝之夜」然後呢?

Author: [2016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6年10月12日 04時20分

評論的展演: 臺北Nuit Blanche白晝之夜

  你還記得「白晝之夜」嗎?是的,就是上周舉辦過的,在台北傳統舊城區"揪大家一起不要睡"的那個熱鬧活動,號稱與國際接軌,「為本市首度獲得國際認證之大型文化藝術活動 」,在沒有捷運配合只好撐著一夜不睡朋友們,在這次活動中還記得甚麼呢?

  101日至2日,台北市政府舉辦「Nuit Blanche白晝之夜 」,串聯大稻埕、北門,再朝重慶南路,最後止於二二八和平公園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同時還包括台北市政府下的各美術相關展館與民間展館也徹夜開放,在四公里左右的路途中有多處光影展出, 整體分為五大展區,也有許多的表演吸引了眾多的人潮。

  這些看似熱鬧的活動,也的確讓舊城區有個熱鬧的夜晚,雖然可能礙於法規,所有的展演都在午夜前結束,但是依然有許多人群聚在附近的各空間中;對市民來說,這的確是免費享用藝文活動的一晚,並且熱鬧感受了平常被忠孝西路切割的舊城區。

  只是,除了表演藝術與空間被打開以外,當代藝術領域的朋友們在這次的「白晝之夜」裡看到了什麼呢?當我心中浮起這些疑問時,某網友說的,「這就是天龍國版的高跟鞋教堂」,一語道破了我所感受到的,最明顯的例子在這次「白晝之夜」中,佔了許多位置的光雕,其實真的跟高跟鞋教堂差不多,這些光雕基本上跟建築物或當地空間並沒有呈現什麼相關性,有的圖像甚至跟街邊的塗鴉相比還更不具繪畫性,除了莫名的裝飾性以外,真的很難讓人有理解的進路。

  談及現場的作品,當然有好有壞,還是有某些作品試圖與在地空間發生關係,至少<純禾作(羅禾淋、陳依純) 讓我們看到與空間還有對話,但是這可能正指出問題,如果主辦單位硬是要將「白晝之夜」與「2016台北設計之都」的策略做結合,整個忽略了設計與當代藝術在回應空間時的不同概念,那麼,當代藝術與設計在這個「白晝之夜」中,可能都令人意外的消失了。

  或許我們該想想,為什麼巴黎版的「白晝之夜」會選擇以當代藝術作為打破公共空間的方式,畢竟廟會或嘉年華等群眾活動某程度上來說也是解放都市空間,選擇當代藝術來打破公共空間的使用,並非只是因為當代藝術聽起來很前衛、可以吸引文青,更重要的是,當代藝術本身在操作/打破"象徵"與"基地性"時,是有深刻的連結,而這兩點才是真實將人帶到打開公共空間以後的體驗,而這樣在作品裡另類的體驗都市空間,才有可能讓觀眾的身體與記憶去比較與平日的不同,而非只是另一個臨時性的超級大型夜市而已。

  當然,巴黎的「白晝之夜」有其公私藝術空間經營上的累積,台北市多年來缺乏相關規劃,很難依靠各藝術空間彼此的連結形成區域,但是另一方面,這也顯示出一直以來,公部門對藝術的看法依然是以上對下、指導性的、補助與發包的概念來進行,事實上藝術的活力本來就來自民間,公部門主要是在法規與空間上給予規劃與協助,同時在資源上成為平台,成為市民與藝術領域的橋梁,而非以發包的方式讓這些藝術活動只能成為一個都市的裝飾,而非一個都市的內涵。

  過去老一輩的人會說繪畫是拿來"補壁"用的,而在這次的「白晝之夜」中,藝術就成為暫時性的補壁,在藝術淪為補壁的過程中,這個都市的文化局長卻正好是前美術館館長,只是在這次的「白晝之夜」中,文化局似乎只能小媳婦化的加更多的班、辦更多的活動來配合,關於專業與政治之間,似乎沒有其他聲音?

  最後,藝術領域的我們可能也要反思,如果甚麼都是當代藝術,那麼就甚麼都可以取代當代藝術,最後失去資源也是理所當然,持續地對大眾發聲,不只是教育、提升美感與藝術體驗,而是真實的為我們自己爭取被理解的機會,這才是建立社會與藝術間的關係,而非只是將議題視為題材,或是將素人放入藝術場域給予合法化,就自認達成了藝術與社會間的連結,完成了藝術家對社會的義務與責任。

 

 

相關評論

你如何說服我這是白晝? --- 羅苑韶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