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從社會參與藝術,到藝術質問社會─《是我。非我》的兩面刃
分享 | 瀏覽數: 1956

從社會參與藝術,到藝術質問社會─《是我。非我》的兩面刃

Author: Rico "ExpoFrontier" a.k.a. BF5, 2018年02月24日 07時18分

評論的展演: 《是我。非我》自拍藝術展

記得年節前,2018台北國際書展閉幕當天,北藝大《出版大系》專案在國立大學出版社聯展,就以「與社會共舞」為題,分享翻譯文學《社會參與藝術的十個關鍵概念》當中的幾個關鍵元素,其中還特別提到了歷史據點轉型藝術重鎮的立場與角色轉換,而範例正巧就是本次的事發點「寶藏巖」,因為,除了看得見的歷史遺跡,也有眾多藝術流派與創作,正不斷地輪轉與推陳出新。

與其誤打誤撞,不如機緣巧合?因為這不是預謀,而是一種突發。

在探視完 Nightmare 612 並略知一些線索之後,原本以為一切可以被結束,但在離開寶藏巖前,參訪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的成果展時,赫然從自拍主題靜態成果展《是我。非我》中,意外探查到「藝術質問社會」的相關線索,而這份機緣,卻是基於書展當時,北藝大文資學院吳岱融助理教授曾提及「社會參與藝術之相關原則」,因為在那之前,兩國相繼發生了震撼全球藝術圈的「藝術審查」事件,而恰巧都是和輿論、社會民情有莫大關聯。

當時,記得吳助理教授提到的相關原則中,曾提及「社群文化風氣」對藝術的影響,而在這次《是我。非我》的自拍藝術展中,就是一個典型的範例;但是,提到本次的主題「質問」之前,應該要先談論一下所謂的「空間陳設」,畢竟觀摩與鑑賞不是以好壞當評價,而是要看空間思維。

「碎片」這玩意是這門展覽的重要靈魂,它讓整個展覽的空間充斥一種兩極的絕對,看似凌亂,實則有其線索根源,因為正常來說,當一進入展間看見亂無章序的碎片時,人們不免會以為這很像是一個「社會事件現場」,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碎片」提供了另一種思考空間,在於人們如何重新還原與思考各種意義的可能性,簡而言之,就是所謂的「從破壞中找出重新構築之道」。

不過,比起「碎片」的構築,接下來的作品,是執筆人在整個靜態展中,最在意的作品:

理論上,這是一個相當灰色邊緣的藝術創作,視覺上可能有趨近18+的風險,但實際上卻是一種藉由極端藝術的手法,對當今的社會百態提出質疑,特別是,最頂端的一段警世箴言:

「如果你相信有神,不妨順便相信你是正處在地獄的罪人。」

這段話牽涉的問題非常廣泛,但卻是「一語驚醒夢中人」;雖然以單純普通人的角度而言,可能會認為:「那沒什麼,純粹內心的抒發」,可是這段話卻點出了台灣眾多亂象的問題癥結,諸如所謂「道聽塗說」、「盲目跟風」、「崇尚迷信」之流,幾乎在台灣眾多的角落處處可見。

然而,誠如日前南方講堂主持人,也是台南文史工作者之一的王美霞,在台北國際書展的座談會中曾言之:「任何文化,都有其禁忌所在。」有些只懂盲目跟風的人,可能就因為不知箇中禁忌,而成了亂象的淵源;最著名者,則是兩餘年前的法國恐攻之後,臉書的「換大頭貼潮流」,這後來也被一位大學研究生,援引英國學者的「等公車理論」,譬喻成「不該是強人所難的潮流」,畢竟,每個人的心理素質、宗教信仰都不盡相同,一個換大頭貼的動作,很可能會衍生更多問題,不是嗎?

藝術是否在提問社會之餘,可能成為一種兩面刃?這個部份其實也不完全如此。就以此次《是我。非我》自拍藝術展而論,雖然有類似前述「箴言」的極端,但整體空間陳設與媒材元素上,至少能夠提出讓參觀者重新建構思緒的重要線索,畢竟,第一印象並不是結論,因為它們提供了更多想像的空間,讓進入展間的參觀者,重新思考一件事情的一體兩面。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