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天體觀測」-吳梓安個展  
分享 | 瀏覽數: 1783

「天體觀測」-吳梓安個展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8年05月08日 22時36分

評論的展演: 「天體觀測」-吳梓安個展

  在藝術領域的類別牆壘逐漸被打破的今天,過去被視為是實驗電影領域的創作者,近年來越來越多與當代藝術領域結合,一方面當然有資源方面的問題,但是另一方面卻也讓人看到不同的思考與創作方式,相對於過去在電影院放映,當實驗電影的創作者必須面對四面白牆時,如何利用空間與現成物的概念來表達,也是必須面對的問題,或許這些回應方式並不見得是常見的,但是卻值得關注。

  427日至520日,台北國際藝術村舉辦「天體觀測」-吳梓安個展,共展出九件作品,包含影片、藍晒圖與燈箱等,其中部分作品以十六釐米拍攝,現場也安排一台十六釐米放映機放映。對許多觀眾來說,實驗電影的難以理解可能是習以為常,但是在這次的展覽中,如果我們將整個展覽視為一個完整的作品,或許可以增添理解的進路,而從這個角度看,光箱與十六釐米的放映機或許就不只是工具,而是更符合氛圍的現成物挪用。

  「天體觀測」或許是個相當點題的展名,作為人類辨識自身位置的標的同時,也讓人類投射想像,甚至是如星座認同,而天體觀測同時更是經驗黑暗中光源的起點,宛如觀看電影的經驗,更有趣的是,觀看到的現象與天體本身的差距,也讓人聯想到各種觀看電影的理論,更過度延伸一點,那還是一部講述大學畢業後面對夢想與現實差距的日劇名稱...。這些無止境的聯想該如何成為觀看的進路呢?

  或許連結前述的現成物與展名,我們可以一窺創作者的企圖,包括16釐米的放映機,或是觀看底片的燈箱,就如同越來越多攝影展會展出作者的打樣,讓觀眾理解創作者的思考,那些都是過去影展觀眾看不到的幕後物品,但是卻是創作者思考過程中會有所影響或是倚靠的物品,顯然藝術家在此藉由現成物去觸及其核心概念,也就是觀看的可能性,而透過影片本身的剪接或是呈現形式,包括在底片上的肌理製造或快門時間的更動等,談論的其實都是創作者自身的觀看,同時也在回應觀眾們習以為常的"影像敘事"。

  過去在實驗電影中,這些嘗試較難突破的點在於,影片本身如何暗喻自身的形式?如果持續在電影院播放,挑戰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在敘事脈絡上才能被理解,而對觀看本身的挑戰,的確是在當代藝術場域裡,以現成物的合法性來挑戰,觀眾才較為輕鬆的從傳統觀看者進一步連結到創作者的思考,關於拍攝與再現之間的可能性,關於那些創作詩意的可能性。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