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當代館「島嶼的曾在- 雪克個展」
分享 | 瀏覽數: 1776

當代館「島嶼的曾在- 雪克個展」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8年06月21日 20時50分

評論的展演: 「島嶼的曾在- 雪克個展」

  現實是個理解與認知的過程,而後被記憶的現實逐漸成為歷史,而同時人們又繼續參照歷史來定位現實,在不停的理解與認知的過程中,我們逐漸面對那些被遺忘的,或是無法面對的,而同時修改對歷史與現實的認知,在這樣的迴圈中,藝術家能夠成為什麼樣的座標,讓人們在這個迴圈中得以有不同的參照,進而帶來可能性?

  69日至85日,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島嶼的曾在- 雪克個展」,共展出四件作品,除了《不沉的航空母艦》是單頻錄像結合文本裝置外,其餘都是三頻道錄像裝置,《回魂記》與《台北公園》交錯在同一空間,除了各自的文本敘事外,也共構出更為抽象的主題-關於歷史如何被觀看,而《隱沒帶》則是在地理環境與文本的相互映襯下顯現出島嶼上處境與認同間的不同狀態。

  彷彿是個預告般,《不》作在走廊上呈現出不同文本裡提及的台灣,文本以經折裝的方式如浪湧般的放置在桌面上,而文本上則是單頻錄像呈現被轟炸的地景,在這裡的文本呈現出各方的看法,潮來潮去的來到這個島嶼,而爆炸可以是如上的文學性指涉,同時也可以是圖像本身的歷史指涉,那應該是美軍轟炸台灣的歷史圖像,而這樣的圖像被觀眾辨識出來後,本身就有足夠的豐富度,讓我們聯想到台灣的歷史與這些歷史是如何被辨識的,畢竟美軍轟炸台灣這個史實,在過去的課本中是被掩蓋的,在冷戰與黨國結合的意識形態下長大的孩子,有些可能還以為轟炸台灣的是壞人日本。

  當我們走進室內後,一開始可能會以為《回魂記》與《台北公園》是一件作品的兩個部分,但是透過媒材的不同開始被暗示,透過投影在懸空的布幕上《回魂記》的敘事搭配上背景流行歌曲呈現的是我們熟悉的台灣電影記憶,然而仔細觀看卻又是類似某種MTV的再現,而非原作的片段,事實上如《龍門客棧》的電影形象可能一再的被引用以至於我們看似熟悉,但是其實可能不見得看過原作,這樣的擬仿凸顯出再現的不只是時代,而是"記憶"本身;而《台北公園》則是透過螢幕播放,相較之下螢幕本身會發光,影像更為明確,而敘事內容則是搭配文學描述時代,可能有些觀眾沒注意到的是所描繪的時代卻是以殖民者的語言來記錄,相對來說是更為沉重,相對於《回》,《台》更進一步的指涉了台灣史被建構的過程;而當這兩件作品一起被置放時,這兩種不同的媒介在漆黑的房間中發光著、輪流播放著,讓觀眾在停止的影像中隨著聲音尋找正在播放的影像,宛如尋找歷史的過程,從記憶到歷史,捉摸不定的連結,相當動人。

  而在這樣的影像與空間裝置互文的敘事中,展覽中影像依然有其細膩的部分,《隱沒帶》中穿著高中制服的演員們排列著隊形展演著歌舞的形式,很容易讓人想起中學時期的軍歌比賽,這是黨國體制下規訓學生的部分,藝術家透過其中一位演員擔任規訓者的角色,透過互動將規訓的過程與反應展演出,當學生們唱出《橄欖樹》與原住民歌曲時,民歌時期背景"唱自己的歌"卻唱出"不要問我從哪裡來",這與原住民的歌聲互相融合,實在是絕妙的諷刺。

  在本展中,藝術家展現了精確的文本挪用,文本挪用的難度某個程度在於容易成為藝術家個人價值觀的支撐,但是卻也容易在當下的政治認同氣氛下失去討論的空間,雪克精準掌握了文本的時代氛圍,文本間彼此的對應,讓觀眾進入藝術家試圖倡議的議題空間來思考,每個人對這些文本的不同認知,在這個架構下可能可以得到不同的思考,但是卻依然回應構成這個島嶼現況的過去歷史。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