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新樂園「漬-黑水與痕跡 陳瑞鴻創作實驗計劃」
分享 | 瀏覽數: 1359

新樂園「漬-黑水與痕跡 陳瑞鴻創作實驗計劃」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8年07月05日 16時35分

評論的展演: 【漬-黑水與痕跡 陳瑞鴻創作實驗計劃】

  水墨畫作為過去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符碼,其中的"再現"觀點其實是常被忽略的,而年輕藝術家如何在背負著文化符碼的壓力下找出新的思考方向,而非只是尋找不同的風格來被辨識可能是個極大的挑戰,其中一個策略可能是回到媒材本身,但是回到媒材本身亦即要面對如何"再現"的課題,以實驗為名的策略可能是思考的起點,也可能是當代現成物挪用手法的連結。

  616日到78日,新樂園舉辦「漬-黑水與痕跡 陳瑞鴻創作實驗計劃」,現場可以概分為三個部分,一入場的狹窄走道彷彿是展出後台,放置充滿水漬紋的紙箱與畫紙等,第二部分則是有許多懸空的試管與燒杯,試管裡是藝術家對水池的取樣紀錄,燒杯中則是有化學藥品與樹狀剪紙,剪紙上則是有著不同色彩的結晶物,彷彿是樹上開花;第三部分則是迥異於第一部分,宛如舞台式的,被黑水池包圍著的榻榻米空間,水池旁則是圍繞著尚有墨漬紋的白紙,水池中則是緩緩飄著煙霧,煙霧瀰漫中有著大型的剪紙樹,樹上依然有著水漬紋顯示出隨著時間蔓延的水與墨。

  當藝術家試圖回應水墨的基礎媒材,水、墨與纖維彼此間的關係時,或許觀眾的提問可能是不同的再現路徑與傳統的差異,意即不用筆墨再現時其差異為何?或許藝術家試圖從水墨的基本物理元素來思考,只是可惜的是美學與風格並非只是依靠物質被辨認,這些元素構成的風格勢必影響觀眾辨識作品的過程,那些牆上的墨漬當然呈現了水與墨的物理效果,然而又要如何被辨識出來,而非只是整體禪意風格的符碼?

  不過當藝術家以現成物直接呈現實驗過程時,雖然無法避免象徵指涉,但是卻強調了水與墨的物理元素實驗,而整體空間的運用,從思考的起點與實驗過程,最後到完整的空間裡,

展覽本身的敘事是完整且有意義的,讓我們跟著藝術家的思考來觀展時,對於實驗的"過程"也就是水與墨的作用也就能有更多的關注,雖然或許有水墨繪畫經驗的觀眾可以辨識出這個水與墨的相互作用其實就是過去水墨畫中的撞水或是撞彩等技法,然而即便如此,我們也跟隨藝術家進行了一趟精彩的思考旅程,而藝術家宣稱展期內都在展場內與觀眾在榻榻米空間裡互動,更完整了這個實驗。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