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青年創作與傳統場域的初次見面-- 短評《苔客上岸》
分享 | 瀏覽數: 1337

青年創作與傳統場域的初次見面-- 短評《苔客上岸》

Author: [特約評論人]邱誌勇, 2018年08月06日 23時47分

評論的展演: 《苔客上岸》2018正濱港灣共創藝術節

繼台北粉樂町、白晝之夜等以藝術節慶介入社會,或如寶藏巖藝術村等地以參與共創式的文化精神,將藝術展演置入到社區之中似乎已經成為台灣當代社會參與式藝術的趨勢。由星濱山-正濱港町藝術共創團隊所策劃的《苔客上岸》不僅讓創作與在地場域有了初次的見面機會,更使藝術走入社區,以藝術為觸媒再次活化基隆在地的空間場域,體現昔日漁港文化的樣貌。

《苔客上岸》雖遠不及首都台北的展演規模,也無大型節慶的狂熱氛圍,但利用基隆正濱漁港碼頭附近的舊漁會大樓、岸上的大草坪、木平台、餐廳、咖啡店、廢棄老屋等港灣舊有(既有)空間,邀請多位藝術家以多媒材進行展演,卻有一番特別的風味。《苔客上岸》利用了連結和平島與台灣本島間蜿蜒濱海公路上的正濱漁港,充分發揮漁港的空間特質,以結合在地文化的踏查精神,讓地方文史采風與藝術之間有效結合。

取名「苔客」不禁令人聯想到《陋室銘》中的文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彷彿述說著此展(與作品)猶如上階之苔,有機的與在地漁港碼頭相互融合交匯;而《苔客上岸》果然也吸引不少當代文藝青年前往觀展,散步於褪去風華的港灣之內,像似鴻儒般地於談笑間體驗著藝文氣息。

置放於正濱漁港舊漁會大樓的《蝕》與《物·音·植》嘗試著與廢棄之舊漁會大樓的場域氛圍結合。林書瑜的《蝕》懸掛於破舊不堪的房間內,幽暗中偶然地透出光暈,模擬月蝕的軌跡,似乎訴說著漁會大樓的興衰歲月。而盧藝的《物·音·植》則是在走廊盡頭像似廢棄辦公櫃檯後的地面上,利用一系列矩陣式的排列,與地面上大理石方陣排列的線條相呼應,透過微弱的光與聲響,展現特殊氛圍。沿著漁港前進,林慧紅的《撒網捕漁光》利用在地空間(正濱草坡)與生產工具(魚網)在特定場域中結掛上在地居民做的漁網燈,一旁曬魚乾的現實狀態,一同傳遞給予土地的豐收祝福。

在漁港兩岸遙望對應的是張博傑與王顥書的創作。張博傑的《早安、午安、晚安 ,再會、港都、行船人》結合了嵌在木平台上的文字性與樂譜式的裝置,以及異空間(水產試驗所或舊漁會漁棚)的音樂聆聽行為,以音樂喚起行船人的舊時記憶,以及觀者對漁業文化的想像。同樣以音樂進行展演的是王顥書的《與昨日揮手》,其陳列於CASA PICASSO二樓的作品展現了與音樂藝術家老王與柏豪,以及在地居民一起創作的音樂。而在CASA PICASSO旁的廢棄老屋中,則有結合在地文史采風,以紀錄式的文件展示當地居民的日常。

此外,葉雨涵的《大碗之港》則是在既有的搬針下方,呈現與居民共創的逐格動畫,傳遞早期漁港的故事。高德亮的《遠處》以定時播放的方式,從和平橋上射向阿根納的雷射光束,週期性的讓漁港有了節奏性的驚喜。

作為正濱漁港第一次利用漁港沿線空間進行創作展演的藝術節慶,《苔客上岸》結合青年創作者、在地文化、人文景觀,並以展覽、表演,以及工坊活動等多元策略介入的企圖心相當可敬。然而,整體空間路徑與展示地點的指示相對不夠明確,甚至當地人們都無法清楚表達,造成參與者有如尋寶般,無法掌握尋踏的節奏感。

 

圖版提供|星濱山團隊、各夥伴神人們、各參展藝術家、雅布重、劉人傑、周丞甫、林育澤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