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以現場性構連參與者與數位物件的《密室尋聲》
分享 | 瀏覽數: 1118

以現場性構連參與者與數位物件的《密室尋聲》

Author: [特約評論人]邱誌勇, 2018年12月10日 19時35分

評論的展演: 2018歌劇院微劇場《密室尋聲》參與式聲響展演

圖版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攝影|拉風影像

 

作為一個實驗性的創作,《密室尋聲》由動見体音樂總監林桂如與噪咖事務所藝術總監王仲堃共同合作,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凸凸廳的暗室裝置中,以「現場性」(liveness)邀請觀眾從靜態的觀看,轉變為動態的參與,隨著表演者的身體律動與表演路徑,展開一場「空間」與「聲音」的踏尋記。

不言而喻,數位的構成與互動環境的設計巧思,意味著與傳統的舞台表演之間的決裂。在數位表演的作品裡,創作的焦慮不再與表演的暫時性相關,亦不再與如何重複或重製有關;新的表演場域設計模式、即時性與跨時空的表演元素逐步地構成了一種開放性的、互動性的體系,數位現場性(digital liveness)的產生正是自我與他者之間一種獨特的關係,是一種「與某個事物共同衍生」(being involved with something)特殊方法,其在各種主題—空間、投影、聲音、身體、機械與互動的融匯辯證之下,追尋媒體與表演之間的關係,凸顯科技發展脈絡底下表演形式的演化與數位表演的獨特美學。

面對臺中國家歌劇院凸凸廳中凹凸不平的空間,如何讓聲、光、影、肢體相互融匯是《密室尋聲》實驗創作的艱困任務。然而,此作卻讓空間奇異性巧妙地呼應聲音的抽象性,以及舞者肢體的律動性;以致,在踏尋聲音的空間中,參與者行徑的軌跡像似聲音的不規則特性,而雷射光在空間的掃描,更在奇異的空間中,伴隨著聲音的方向性,創造出影像新奇的抽象造型。表演者在空間中毫無預警的出現,手持紫光手電筒剎那間吸引住觀眾的目光;當無調性的聲響緩緩出現,其以非語言訊息式的身體律動引領著觀眾的參與。《密室尋聲》正是如此讓參與者身處於聲響懸疑且散漫流動的空間裡,進行一場以掃射的光創造流動的影、借明亮的光啟動隱藏的聲音,讓觀眾參與於表演者追逐的光影遊戲之中。

圖版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攝影|拉風影像


此外,數位科技提供舞台上主體身體得以不同的面向進行演出,為表演者創造出一種「非地方」(non-places)的特質,以隨時轉變場景。在此之中,參與者見證了猶如實驗室般的表演實驗,體驗敘事性的解構與重構,也見證了科技與表演身體的轉變。在《密室尋聲》中,光照射著地面的綠點與線條,猶如黃昏之光照映在牆面上,迫使地面上的符號逐漸現形。更甚之,參與者的手與感應裝置的互動也驅動光與聲音的變化。在此散漫滿佈的非地方性舞台中,光束從四方射出,表演者按圖索驥式的進行聲音的踏尋,時而改變方向、引導參與者的追逐。而表演者身上的感應裝置,因光的照射出現聲響,與肢體動作相呼應,促使聲音的層次從點到線、從線延伸至面,在場域之中散漫流動的聲響,隨著光與表演者手持裝置而變化,殘響因空間而變得詭異。 

有趣的是,《密室尋聲》中的科技裝置創造出「主體科技」(subject technology)的多元面向。「尋聲手環」與「光音別針」等裝置上的感應器驅動著空間的聲音,時而抽象,時而彷彿蟲鳴鳥叫,使隱蔽的聲響因科技裝置而現形。易言之,在科技轉變成主體科技之前,被視為是用來實驗的、探試的、甚至拒絕的客體;然而,科技從作為一種客體(物件)出現在表演場域當中,逐漸轉化其以裝置形式為主體形式,與表演者的身體並置體現,其主體化的過程讓聲音感應裝置更成為表演場域中重要的顯性主體。

圖版提供|臺中國家歌劇院     攝影|拉風影像


《密室尋聲》試圖將表演場域(凸凸廳)視為聲音共鳴體的實驗性充分展現出作品中「主體科技」的存有性,該主體透過獲得能動性(agency),或在舞台上有其存在感的科技,使其成為「業已是主體」(always-already subject)而被納編為數位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內涵。除了表演場域地面上特殊的符號與線條外,《密室尋聲》的場域中沒有特別的舞台設計,觀眾走入這個凹凸不同的空間,舞台是移動的,聲音、光、影充斥在空間之中,符號、光造型、燈光與聲音的互動,讓人們的參與成為一種「集體」(the collective)—— 集合了人與數位物件之間關係的多元可能性。在這個作品裡,聲音、聲音裝置、光線作為舞台上的主體,其存在透過與參與者間的互動關係而得以顯現。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