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海桐「陳亮璇個展:地下室活動」
分享 | 瀏覽數: 1282

海桐「陳亮璇個展:地下室活動」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9年12月19日 16時52分

評論的展演: 陳亮璇個展:地下室活動

杜斯妥也夫斯基在十九世紀所著的《地下室手記》可以稱得上是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的原因在於,至少在台灣,這是每個世代都再度出版的作品,或者說,許多個世代都不停地在這本書裡得到認同或回應,而這次則是以影像為主要創作手段的藝術家陳亮璇來回應這個經典,這樣的回應當然是很冒險,畢竟每個世代回應經典的詮釋都不同,要面對的不只是藝術裡文本詮釋的挑戰,同時也回應了過去那些被這本書感動的人們。

1023日到1214日,海桐藝術中心舉辦 「陳亮璇個展:地下室活動」,展出作品形式包括空間裝置與互動性單頻道錄像裝置,展場正中的主要裝置宛如地下道入口,內有陶罈上承水盤,觀眾可以在水盤中加水後開啟後方的單頻道錄像,錄像裝置中主要是擬仿youtuber以當代的輕、薄、幽默的方式介紹《地下室手記》,宛如末世的幽暗橘紅氛圍裡,還有一個燈箱與一個稍不留神就會錯過的隙縫,隙縫中透過些許戶外光線,走到外面可以看到隙縫外側還有懸掛一個時鐘在天井中。

以宛如末世的氛圍來詮釋《地下室手記》當然是藝術家自身的感受,這樣的詮釋脈絡並不令人感到突兀,但是有趣的是在這個末世展場外,透過那狹窄縫隙讓觀眾感受到還包括了整個公寓在不同時間點帶來的生活背景音,與展場內的背景音同時交錯,天井中的時鐘彷彿在告訴我們,展場內的時空與展場外的日常相比是種需要被標示的異常,而這可能就是書中所展示的某種認同。

這個異常其實在展場內被單頻道錄像的內容所中和,因為youtuber介紹書籍的形式其實概念上與各種名人推介是一樣的,都是youtuber自身咀嚼後的簡約內容與感受,這會把大部分的閱讀經驗簡化,在當代這種簡化也的確是相當日常的,於是作者在youtuber形式中試圖嘲諷的當代式的簡化相互呼應的同時,卻又被地下室入口等象徵物的對比所中和,這個中和來自真實日常與youtuber的嘲諷日常是兩個不同的敘事層次,但是被空間裝置的象徵對比後,我們又陷入這種對比是否是另一種嘲諷的猜測,於是敘事的連結在此走上岔路,這是相當可惜的。

空間裝置某個程度上是具有現成物性格的,一方面可以推動氛圍,但卻又非只有氛圍的乘載功能,而影像本身在不同形式下會有不同的意涵,如何與空間裝置在語彙邏輯上有連結可能是藝術家在挪用形式時要面對的,不過中生代藝術家在長期以影像作為創作媒材後,願意嘗試突破,且並非只是沿用議題熱潮,是很好的嘗試。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