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板橋435「合.眾:你的關係是我的政治」
分享 | 瀏覽數: 697

板橋435「合.眾:你的關係是我的政治」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20年12月08日 20時26分

評論的展演: 合.眾 : 你的關係是我的政治

  從被淹沒的眷村,到為招待歸國華僑而模仿巴洛克風格所建的中正紀念堂,最後現在演變成「板橋435藝文特區」,在這樣的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區域裡,看待「合.眾:你的關係是我的政治」是頗為有趣的經驗,在上述這段簡述裡的土地歷史,我們可看出土地的關係本身就是過度政治的,是缺乏人民參與的,在這樣的空間裡要如何立基來談「關係」與「政治」?藝術家如何透過作品、策展人如何透過展覽在這樣的空間裡去與觀眾建立關係,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1121日到1220日, 板橋435藝文特區舉辦「合.眾:你的關係是我的政治」,由林宏璋擔任策展人,邀請36組藝術家,包括原藝文特區的進駐藝術家等,展出形式包括平面、雕塑、裝置與多媒體等,此外還有廿多場相關活動,包括工作坊、講座、導覽、表演藝術與行為藝術等。


  相較於一般的展覽,該展的相關活動顯然是非常多的,除了板橋435藝文特區原有的開放工作室以外,「今天的靜物好吃嗎?」這類五官體驗與美學結合,「生活考察師拓本工作坊」這類從拓印回應版畫類型本質與空間關係,甚或是「Fantasy糊你所願紙紮工作坊」這類型連結民俗記憶等,都是從藝術家原有的創作連結到一般社會大眾,從某個程度上來說,也是協助觀眾連結到藝術家的創作路徑,即便是對推廣藝術家自身藝術來說都是難得的機會,對當代藝術的教育推廣也是值得關注的。

  但是我們能否進一步的藉此展覽來做些討論呢?在傳統現代美學是否是終結的討論時代,藝術與人的關係形成藝術社群的核心關懷,但是這樣的關懷要如何擺脫以現代美學藝術場域判準的慣習,重新檢驗藝術與人的關係?從創作者的角度來看,本來就各有關懷,策展人在這類的展覽裡,顯然要面對的正是與公眾發生關係的策畫;這意指策展人不再像過去博物館中的分類學家,依靠分類學來策展,也不只是將作品分類後透過展覽形式將所有作品推進成一個敘事,甚至是更進一步地面對展覽與公眾的關係,進而形成一個場域來建立討論。

  但是「公眾」這種極容易作為政治正確的抽象名詞,該如何在展覽中操作呢?以目前藝術領域的發展方向來看,比較常見的是兩個方向,一個是「分眾」,另一個則是討論公眾背後的「政治性」,以展覽論述來看本展較為傾向後者。但是比較可惜的是,從這些眾多的活動、表演與工作坊來看,在前期策展人大量策畫的活動並沒有透過展覽被看見,當然,在實務操作上我們也可以理解,這樣的操作需要的是長時間的投入,事實上是需要官方體制上的改變,才有可能進行的。

  另一方面,展覽中的確有作品試圖從展覽空間的歷史去面對「公眾的政治性」,這正是這個空間裡最有趣卻較少被提及的部分,包括建築物的空間美學與空間戒嚴等過去。這些過往歷史至今依然以符碼的形式被保留,如何進一步地去連結並被觀眾閱讀,可能也是策展人在面對的實況,畢竟曾是眷村的區域,要如何不挑釁地去解碼也是謙卑地面對公眾性的必要難題。

  其實當策展人在策展論述中提及「當代藝術從『關係美學』、『參與性藝術』之後,其互動性所形成的政治性,以及人、作品、藝術家的參與性必須檢視」時,便已觸碰到這個時代策展的核心議題,如何建立一個具結構性的關係與公眾連結,從活動策畫到展出形成一個立體結構性的整體,當然,在現實的藝術環境中,我們也理解公部門的規範限制,要如何提出合適的建議與推動改革,可能也是策展人未來要面對的挑戰。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