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進港浪製作 《來去天竺借本書》 觀後感
分享 | 瀏覽數: 441

進港浪製作 《來去天竺借本書》 觀後感

Author: 詹宜澄, 2021年06月16日 17時39分

評論的展演: 2018KSAF-進港浪製作《來去天竺借本書》

《來去天竺借本書》的背景故事肯定大家都並不陌生,就算沒有讀過吳承恩版本的西遊記本書,卻也總會在大大小小不同的藝術表演媒介當中,聽聞這個故事的整體脈絡,或是幾個非常著名的場景,而其中的角色,主要的四個角色:唐三藏、孫悟空、沙悟淨、豬八戒,他們的形象更是不斷出現在各種電視、電影以及戲劇當中,其中一個大家應該也很耳熟能詳的版本就是周星馳的《大話西游》系列,在這些不同類型的作品當中一次又一次的取材著西遊記的內容,也正說明著這個故事對大家而言並不是僅僅是一段降妖除魔的故事那麼簡單,而是在於每個角色刻畫的立體感,都能夠為每個借鏡這個原本的作品,更增添上些許精彩的化學反應,西遊記在旅途上所經歷各種荒唐的高潮迭起,也正好就讓《來去天竺借本書》奠定了他那歡愉且荒謬的演出風格,在打破第四面牆的表演過程之中,讓我們看見了這個故事所欲追求的,不僅僅是那本書。

 

在整齣戲劇的場景中,其實可以看見他們的場景佈置非常簡單,單純的黑白紋,以及一些日常可見的桌椅道具,在故事當中所建構的從來就不是去到了哪裡,而是和哪些人,發生了哪些事,而有趣的事,除了整體的佈景非常簡單之外,在整齣戲劇當中更是僅靠五位演員,將這整個表演所完成。這個故事就發生在一個懷抱著夢想的青年,對著觀眾訴說著他的抱負,然後說起了一個多年以前的約定,約好要相見的一個好友,在他對著觀眾自語的同時,以一種輕鬆愉快的方式將觀眾拉入了整個情境當中,那種感覺就好像他試圖在表演的不是戲劇,反而是更像是脫口秀一般,藉由這樣的無理頭與搞笑,也在逐漸鋪陳著劇情後面的橋段與張力。整體來說,《來去天竺借本書》像是一場介於虛實之間的旅途,但又更像是一場夢境,他把許多對於人生意義上的追尋和企圖,都放在演員之間互動當中,讓觀眾試圖去細細品味。

 

在故事發展的過程當中,飾演唐僧的高偉哲以及飾演如來的辜靖傑貫串了三個不同的片段,在他們荒唐的角色和事件之中,去帶出在每個段落當中,他們收服不同角色過程以及所欲向觀眾傳達的意義。就以楊迦恩在孫悟空的所進行的面試之中為例,這個段落其實就以非常多不同方式試圖去更深層剖析這個角色的面貌,在這過程當中他不斷的被評審們刁難,試圖完成一些荒謬的要求,而直到他在桌子下演繹了孫悟空被困於五指山下的經典場面,在此同時則是引發了高偉哲,也就是劇情當中的唐三藏於心不忍,在這時候我們才終於看清了唐三藏所該有面貌和特質,強烈的情緒碰撞之間,也將唐三藏與孫悟空這師徒二人的羈絆關係逐漸釐清,雖然過程如此嬉鬧,卻也帶出這兩個角色之間周旋及互動的模式。

 

而在下一段的劇情當中,則是講述有關豬八戒的內容,在西遊記當中,豬八戒的形象本就是那好吃懶做又好女色的流氓模樣,由於在蟠桃會上喝酒醉後調戲月宮仙女嫦娥,被玉帝判罰,打了兩千鎚後被貶下凡,投錯胎變成豬模樣,他的角色設定當中本就存在著這樣的荒唐和劣性,但同時,這樣的形象卻也正是隱身在我們生活周遭的那些灰色身影。而在這場演出的段落中,更是大玩觀眾互動的表演模式,先是讓在場的觀眾選出一張自己最喜歡的照片並且高舉手機,這時主持人就走到觀眾席挑選了一位美女上台,準備跟飾演豬八戒的徐浩忠進行一場實境秀的對手戲,在兩人面對面演出約會的過程當中,不斷因為一些荒唐且莫名其妙的段落,而使得這兩人之間顯得非常尷尬,但這樣的呈現手法其實在美國的情境喜劇當中也很常出現,而在這樣失敗的約會中,豬八戒勢必不會得償所願,但在這樣的詮釋當中,把屬於這個角色本身的刻畫,以及一般日常生活當中所可能會遇到的這些白日夢、想像、貪婪都一一赤裸的攤開在觀眾面前,可以說是把豬八戒這個角色該有的所有戲劇效果都發揮到了極致。

 

而在沙悟淨的劇情當中,劇情試圖在呈現著沙悟淨被困流沙河,然後企圖捕捉渡河僧人的典故,演員一個人被困在了黑暗當中,只就由一盞手電筒,隱約能夠看見他在做些什麼,在這段表演之中,燈光昏暗,也少了前面幾段戲當中的吵鬧與荒唐,他是一種屬於孤獨的示意,一種作繭自縛而沒有逃脫的意向,他的喃喃自語間似乎帶有一種在面對真實生活,或是面對世界和社會時,人們內心當中最想逃避且封鎖自己的那塊。在這段演出中其實是一種非常心理沈浸式的過程,觀眾只能透過微弱的燈光,稍微窺探一個人內心當中那些被鎖起來的事物,這樣的過程也不禁令人沈思,人們內心當中到底存有多少我們不為人知的黑暗。

 

但在這段「低潮」的襯托下,在接近最後結局的喧囂又成為了整齣戲劇的高點,在各種新奇古怪的表演和作亂之中,角色之間的情意被串連,最終戰勝那不具名的挑戰,也成為了鋪陳最後收尾的最好手法,在這個段落之中不只有搞怪和純粹的娛樂性,而是在這之中帶出了更深層且較為嚴肅的省思,在善與惡這樣的二元對立下所探討的倫理議題也被置入在其中,但透過這樣喧囂的畫面和有趣的表演,這些問題又似乎可以像是日常聊天一般被提起。在戲劇的最後,我們回到了高偉哲飛往印度的飛機上,先前那些似乎不過就是他的一場荒謬的夢,但在清醒之時,其實又是否依然夢著,那些在每個角色之間所發生的,其實也許就是他日常當中的真實,也正是我們這些觀眾的真實。

 

最後還有一個關於進港浪有趣的點,是有關他們在演出開始前都會進行直播的一個流程,在這樣的過程之中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太多的提前預告反而洩露了太多有關劇情的內容,但在演員群以及編導的直播反饋當中,其實演出前的直播反而是對整個劇組有正向幫助的,在這些直播當中,可能會拍攝到演員正在排練的模樣,或是劇組的其他部分所運作的模樣,這些平常較少有機會被觀眾看到的一面,但在呈現的過程當中,所激發的不同化學反應,卻有能成為編劇和導演認為有趣的元素之一,甚至可以將之納入戲劇元素之中,就如同導演所說的,他在這樣的演出和活動之中,他更在意的事「人」的有趣之處,這些屬於「人」的特質和元素,當他能夠被記錄下來,甚至被編劇化為文字寫入劇本當中時,他所具有的意義便不僅僅是可以跟觀眾互動那麼簡單而已,而是讓整個戲劇呈現的過程,納入一些更屬於「人」的真實性與活躍性,那是一種對於演員和觀眾,以及整個戲劇場境的一種揭露與剖析,因此進而才能去展現那些互動模式下所產生的隨機效應,而成為一種獨一無二的效果。

 

相關評論

「人生真經」—來去天竺借本書—觀後感 吳宇璇

進港浪製作—《來去天竺借本書》觀後感 杜宥姍

生命追尋,自我叩問——評進港浪製作《來去天竺借本書》 --- 于善祿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