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水谷藝術「場→所感:青年藝術駐村及駐點培力」(彭才瑄策展)
分享 | 瀏覽數: 1305

水谷藝術「場→所感:青年藝術駐村及駐點培力」(彭才瑄策展)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高森信男, 2021年09月30日 13時45分

評論的展演: 「場→所感:青年藝術駐村及駐點培力」

  自台灣開始推廣藝術家駐村計畫之後,「後駐村」的成果展不僅逐漸成為驗證駐村成果的標配,相關展出的數量也大量增加。即便遭遇日前的大疫之年,駐村成果展依舊透過線上駐村等形式維持其展覽產出。然而駐村成果展也很容易落入千篇一律的形式困窘之中,內容不外乎講述藝術家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及預算之下,挖掘並凸顯文化差異上的異同之處。

  「場→所感」一展開始引起筆者注意,並非是因其背後的駐村計畫脈絡。筆者在網路上看到幾張展場照片後,在沒有細心閱讀文字介紹的前提下便前往水谷藝術參觀,抵達現場後才意識到這其實是一檔駐村「成果展」。但這邊想強調的反而是:該展於展場及作品本身的規劃,早已跳脫出典型的駐村展形式。

  水谷藝術總監暨策展人彭才瑄打趣地形容,水谷的駐村計畫可分為艋舺地區的都會型「新手村」,以及進階的「魔王村」。所謂的進階魔王村是提供藝術家一定額度的協助,讓藝術家自行前往都會以外的國內區域尋找駐村的地點。換句話說,藝術家也可以提出於山區紮營一個月的研究計畫。

  此次展出的四位藝術家皆曾參與水谷藝術的駐村計畫,並據此發展出各自的作品。具有建築背景的藝術家周武翰,針對曾出現於西門町的高橋家宅邸創作《高橋計畫:身影的拖曳、傳輸與重疊》,於水谷藝術的一樓空間展出。不同於近年台灣針對日治時期背景的創作多集中於個人史及家族記憶的脈絡,周武翰反而從建築物的角度出發。透過與高橋家後裔的合作以及運用個人的建築專業,將已然消逝的高橋宅邸逐步復歸原形。

  地下室展出的作品由同為艋舺子弟的李家維所創作,藝術家李家維亦於艋舺青山宮附近經營「心起町藝術空間」。藝術家出於對即將被拆除的幼年家屋的哀悼,以及疫情三級警戒時期的艋舺空間,進行交錯的辯證。一方面展示了幼時家屋最後的殘影,並搭配足以代表家庭記憶的「遺留物」組裝出某種儀式氣息濃厚的空間。另一方面,牆壁上則排列出類似「都市觀察學」的照片,帶領觀眾深入疫情處境下的社區角落。

  藝術家薛又菱於二樓空間中展出《後山遺考—路徑音景採集與運動描繪》一作。該作品討論雪山隧道附近,因隧道修建而改變的地理資訊。藝術家引入大量的地理資訊判讀,搭配上現地的探勘及因景採集,形成某種資料庫式的作品系統以提供觀者登入及提取。

  三、四樓的展場則由藝術家高登輝所創作的《願生活不太壅擠》系列作品所佔據。該作品由錄像、錄像裝置、影像裝置及陶藝等不同媒材的作品所構成,將藝術家針對艋舺地區生活空間的觀察,進行某種詩意地轉述及再現。從冷氣遮版、復古裝飾吊燈到生活空間中的雜亂細節,高登輝透過有趣的方式帶領我們重回租屋/駐村的生活情境,並將展覽的結尾處引導至藝術家當初於水谷藝術的駐村生活空間。

  總結來說,「場→所感」一展不僅超越筆者對於駐村成果展的期待,其本身亦呈現了台灣最新世代藝術家對場所觀察的敏銳度。透過水谷藝術團隊的努力,我們也可以看到各作品之間與空間的使用皆取得了絕佳的平衡度,並再現了艋舺區域觀察視角的另一切面。

***

「場→所感:青年藝術駐村及駐點培力」
策展人:彭才瑄
計畫經理|謝孟潔、陳美智
計畫發想&2018年執行|楊雅翔、賴慧珈、張致中、周明誼
地點:水谷藝術 台北市萬華區萬大路322巷6號
展期:2021年9月11日至10月3日,12:00-19:30

高登輝作品(李家維攝影,水谷藝術提供)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