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不一樣的孤單
分享 | 瀏覽數: 527

不一樣的孤單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譽仁, 2022年03月31日 18時50分

評論的展演: 兩個房間——洪禎佑、鄭爾祺聯展|PTT SPACE

「兩個房間——洪禎佑、鄭爾祺聯展」展場一隅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2.3.29

目前於台北PTT Space展出的「兩個房間——洪禎佑、鄭爾祺聯展」背景為兩位原本在台北同居的藝術家因2020年疫情爆發而被迫分隔兩地,兩人各自以自己的作品來探索距離的意義與彼此的連結。這是組織得很好的展覽,展場一方面在既有的一樓公寓與地下室的格局下安排空間的切分與轉折,在許多角度下讓作品形成有趣的對照。另一方面它的牆壁和一般展覽一樣漆成白色,對著觀眾創造了一種具有生活感,但是又不會讓人覺得過於親暱、隨性的空間。

二人的作品不是分別放置,而是交錯出現在二個房間裡,而且作品說明拿掉了作者。他們各自的風格因而也像是另一種房間,既能相互溝通也不失個性。大致來說,鄭爾祺的畫作接近於插畫風格,具有細緻的平塗並擅於捕捉有趣的角度與構圖。洪禎佑則是偏好變化複雜的現象,並且能夠用筆觸來掌握其不受控的美麗與意義。讓他們在展場中融為一體的是他們都偏好由中介的人與物傳達自身內在情感,而且題材都不約而同地集中在生活周遭的事物上,因此雖然兩人分隔兩地,作品並沒有特定的在地資訊,地點大多是在室內,即使在戶外也是侷限在很小的視界裡。在某些作品上如「門前的我們」(2022)、「樹的影子」(2020)乍看之下還是不易分辨是誰畫的。不是任何一對藝術家的作品擺在一起都會有這種融合的效果。

鄭爾祺 5:30 pm 壓克力顏料、畫布 145.5x112 2021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2.3.29

鄭爾祺 晚餐過後 壓克力、畫布 53x45.5 2019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2.3.29

展覽的時間向度,則同時因疫情本身、繪畫時間與作品安排而產生多樣的敘事作用。疫情變成了作品背景裡的常數,不只影響著現在,也改變著過去,而在這樣的敘事結構裡,許多共有的生活細節開始在二人的作品間傳遞、對話:他們冒著大雨一起回家、他們養了一隻小狗,並且各自畫了牠,晚餐後的桌上有各自裝飲料的杯組,還有一顆小球讓他們可以跟小狗玩耍。值得注意的是這件「晚餐過後」(2019)是疫情前的舊作,對照出這一切曾經是如此地平凡,如今卻又顯得不尋常。

現在、過去、以及描繪過去的現在,時間在這個展覽裡也相互交錯,圍繞著二人的過去與各自的現在而轉動,因而也深化了作品中原有的內在表現。在疫情籠罩下,眼界所見退回了本我最為依賴的社會關係:伴侶、家人,以及家中伸手可及之物,而分離讓他們的人物畫裡的人物變得像是靜物,靜物畫裡的事物則像是有了生命。在這之中,思念甚至是慾望透過各種缺席與替代的中介對象來傳遞,「耳後」(2022)與鄭爾祺的「自畫像」(2020)則是巧妙地遊走於中間地帶,前者戀人的耳朵既是愛戀的對象物,也是某個重要的事件。後者則是在孤單中凝視自己,回望處則有二人。


「兩個房間——洪禎佑、鄭爾祺聯展」不僅是分隔兩地的戀人對彼此的思念,很大程度上也證明了繪畫這個媒材表達日常與自我的重要性。在疫情中,自我表現重新回到繪畫自身,像是繪畫找回了他原本的目的一般,相較之下,錄像、雕塑顯得過於笨重,視訊則顯得太過即時而輕薄----儘管疫情帶來更多的時間來完成作品。這是疫情帶來的許多弔詭結果之一,但很難說是正面效應,因為其中的情感壓力以及生死議題也都十分真實與嚴肅,而這個展覽透過作品本身的質地與良好的策展傳達了彼此情感的深度與繪畫表達的可能性。

洪禎佑 回家 油彩、畫布 145x112 2021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2.3.29

文章編修紀錄:2022.4.2 新增圖檔鄭爾祺「晚餐過後」(2019)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