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似近若遠的漸層色
分享 | 瀏覽數: 1213

似近若遠的漸層色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譽仁, 2022年05月31日 23時44分

評論的展演: 漸層:克里斯蒂安.格琳 在台首個展|Bluerider ART

克里斯蒂安・格琳個展『漸層 Gradient』展場一隅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2.5.21

克里斯蒂安・格琳擅長用光與材質的通透特性來整合製造出迷人而細緻的動態光影效果。他在藍騎士藝術空間的展覽『漸層 Gradient』,作品具有簡潔而時尚的外貌,讓許多觀眾在作品前駐足,並且請朋友為他們與作品合照。它們受歡迎的原因不只是外表,形式構成的方法——包括了自然光、色彩、如何組合以及這一切如何達到最後不定形的動態效果——也是使其引人入勝的原因。

格琳的作品多透過設定簡單的抽象命題,例如一種顏色或是一種情緒,來呈現他的思考。他的作品容易聯想到其他「光與空間運動」(Light and Space Movement)的藝術家,但是他的方式更為單刀直入。他很少去刻意聯繫深層的文化象徵,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的「科林斯運河」(2016,目前於高雄市金馬賓館展出)中牆壁上的菱形,在他的作品裡被縮限在方框內,題名叫做「紫色鑽石」(Purple Diamond, 2022),沒有前者透過光去營造神聖空間的意圖,只有俗世事物的想像。

Christiane Grimm Architecture of Light Mouth-blown glass and acrylic glass 30×24.5x46 2013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2.5.21


他也很少讓自己的作品成為如歐拉弗・艾利亞森(Olafur Eliasson)般的沈浸式藝術。他讓觀眾對自己的作品保持某種好奇心的觀看距離。2019年在台北松菸文創園區展出的「太陽風」(Solar Winds)是個長廊式的裝置作品,觀眾除了從霧面的壓克力板外側觀看以外,也可以走進內側去看風扇吹動的救生毯。儘管清楚地顯示作品結構,但是絲毫不減作品給人的新奇感。在這次展覽裡,現地製作的「一場與光的對話」(A Conversation with Light,2022)像是「太陽風」的縮小版,但是以更為簡潔的方式結合各種素材,並直接讓觀眾置身其中。

格琳原本是在斯圖加特、柏林與海德堡執業的建築師,後來在1986年的時候,有感於創作在建築上過度受限於許多實際的限制,因而決定成為畫家。(Hans Gercke, 2008[Link])他的蠟筆草稿作品顯示了他對抽象表現主義色域派的興趣,不過其他附屬於建築中的裝置作品也可以看出光線、透光材質也是他的創作重點。這些建築附屬作品結構類似於這次個展中如「Architecture of Light」等作於2013年的作品,從中可以看出後來的「不插電的動態光影」的發展前身。他嘗試排列壓克力色版與老式的玻璃,這些玻璃表面有著不平整的起伏或是波狀花紋,在後面的壓克力色版輪廓也變得模糊或成為有趣的變形。

許多藝評家很恰切地用繪畫來比喻格琳的作品,不過他對材質的實驗可說是取代了繪畫中的筆觸,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他作品中的色彩屬性是實質性,而不是相對性的。然而,即使知道這些構造,格琳對於色彩的掌握仍然讓人驚艷。他能夠掌握色塊組織透過波紋壓克力變化後的整體效果,並且使其成為具有表現力的媒體,讓他能夠處理許多單純而不容易的形式與感受的藝術命題。例如「橢圓」(Ellipse, 2022)充分運用波浪壓克力的特色,讓模糊的邊緣成為近於球體的狀態,因此這裡的橢圓既是橢圓形也是橢圓球體;「翡翠 V」(Smaragd V,2022)不僅呈現出翠綠的亮度,連帶也表現出礦石裡的雜質。另一件作品「快樂」(Glück, 2022)用鮮明的橘色調漸層,將快樂表達為一種間錯著舒緩與緊湊的繪畫節奏。在克里斯蒂安・格琳的個展『漸層 Gradient』裡,光線少有阻礙地透過他的作品呈現萬物,而且在相當程度上,他的作品也釋放了觀眾的好奇心與想像力。

Christiane Grimm Smargd V Mixed media and acrylic glass  80x80x10 2022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2.5.21

Christiane Grimm (left)Transformation VII Mixed media and acrylic glass 60x60x10 (right) Pearl VII Mixed media and acrylic glass 60x60x10 2022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2.5.21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