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VALO二部曲-島嶼Island》扯鈴的多元表徵
分享 | 瀏覽數: 187

《VALO二部曲-島嶼Island》扯鈴的多元表徵

Author: 胡玉銘, 2022年10月26日 14時02分

評論的展演: 《VALO二部曲-島嶼Island》

《VALO二部曲-島嶼Island》扯鈴的多元表徵 — ARTalks

演出單位:舞鈴劇場

時間:2021/12/05 10:30

地點: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表演廳

作者:胡玉銘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表演藝術跨領域碩士班

《VALO二部曲-島嶼Island》從伊娜女神創造島嶼開始,展開正義與邪惡的對抗,舞鈴劇場此次的作品結合音樂劇的形式演出,豐富的舞台色彩,令人嘆為觀止。

劇情面而言,延續《VALO首部曲-阿米巴Amoeba》,劇中女主角迪布斯被揀選為拯救族人的女戰士,展開一連串的大冒險,有喜、有悲,有歡笑也有淚水。以新世界作為出發點,以寫實的手法呈現善與惡的對抗,並藉由女主角在拯救世界的過程所遇到的種種困難,當作每一段落的接續點,然而,部分段落為使劇情推進,而採用的大量的戲劇對話,相較於其他搭配特技的段落,顯得較為單薄,如能將特技的編排手法完整加入各個段落,可能會使觀眾更為投入。另一個部分則是,作品推廣對象大多為兒童,也因此劇情脈絡線條單一,並非是整齣劇的主要項目,如添加更多轉折點,將能夠提高其在特技以外的觀賞性。

知名歌手舞思愛.羔露擔任此次演出主角迪布斯,其優美的歌聲符合該角色的形象,也能感受到導演為豐富整部戲的元素,透過舞思愛.羔露的歌聲貫串整場,特別是劇中的角色皆以全新發明的語言作溝通,且族語的形式能夠保留劇情設計的出發點,但在沒有字幕的情況下,觀眾必須以角色的動作、神情去猜測,是較為困難的,尤以族語的語法,在對談的過程中,筆者會認為是現場即興,好比其中的演員所使用的族語用法,較像法語的說法,偏向軟語發音,而另外的演員則是偏向應與發音,像是泰語、越南語,也可能是因為在不能理解的語言使用下,外在的行為選擇不夠強烈,所以無法直接會意,是很可惜的。或許直接使用觀眾能夠直接瞭解的中、英文,會更貼近觀眾、也更能投入劇情。

舞鈴劇場擅長的扯鈴技術,扯鈴在這次演出中,有多種符號的表徵,運用得宜且令人耳目一新,有時候可以是武器,對抗敵人,有時候可以是星光,點亮希望,在其中一個互動的環節,利用台下和台上的空間,拉起多條長長的繩,將扯鈴從觀眾席拋向舞台,也從舞台拋向觀眾席,將火把點燃、希望點燃,導演互動手法的應用,當下觀眾的反應非常熱烈。扯鈴多元符號的呈現,使得觀眾的想像空間更寬、更廣。其他技術的使用如:立方體特技、空中飛環、綢吊等特技演員,性格鮮明的角色,搭配精湛的技巧,配合得剛剛好。特聘舞者的優雅身段,現代舞、流行舞、古典舞,抑或是溜冰技巧,將整場的畫面搭配得更豐富。

舞鈴劇場原以扯鈴、雜技、音樂、舞蹈為基礎,導演試著將音樂戲劇的元素跨界投入劇場,但筆者認為,還是得回到扯鈴的本質,畢竟這場演出扯鈴的佔比並沒有很多,如以扯鈴單一項目作為整場演出的焦點,可否將篇幅完整?勇氣、智慧、愛是整場的精神宗旨,宗旨簡單,而題材雖然新穎,但較難貼近人心,無法因為想像中的世界而感到溫暖和感動。如果說,一定要如太陽馬戲團以新奇的題材作為故事發想,或許可以轉換的方式,扯鈴是否能夠以日常生活作為題材發想?或是抽象化呢?這是值得去思考的。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