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觀後感
Author: 連勤, 2023年01月08日 21時19分
評論的展演: NEXT——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
評論的展演: NEXT——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
《NEXT——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之展出時間為2022年10月29日至2023年1月15日,展出地點位在北師美術館。2022年已是台新藝術獎創立的第20個年頭, 本次展出以「此時此刻」與「未來方向」作為主軸,由歷年來曾獲獎的40位藝術家共同創作。展出的品項以多種形式呈現,不僅有繪畫、錄像等標準而常見的媒材,也佐以AI和VR高科技設備,並且將「展」、「演」的概念相結合,將靜態的作品展示與動態的現場表演設定在同一空間,在靜與動的相互交錯之中,編織出獨特的對話關係。
在這個展覽中,藉由樓層分布,將主題分割成三個區塊:地下一樓的空間設定為特攝放映室,放映許多經典影像作品;一樓和二樓則是以「劇場正發生」做為核心思想,往多面向發散,探討自我、生老病死、社會議題等概念性或具體性主題;三樓則是「歷史回顧」,藉由多層次的計畫與牆上的年表,體現出在創新的同時仍緬懷過往的精神,保持初衷。若將三種區域相互對照,可感受到藝術呈現方式的轉變,在探討未來脈動的同時,擺脫展覽框架,為藝術界開啟全新的篇章。
特攝放映室:錄像藝術的電影性、另類技術與未來觀眾
位於地下一樓的特攝放映室中,輪番播映具代表性或創意性的錄像作品,可展現出技術的變革。並結合特別放映活動,且與線上串流平台「Giloo紀實影音」合作推出雲端影展,線上線下共同播放。在疫情期間藝文場館被封閉,實體的展出遭到限制的時候,網路技術的普及讓線上策展得以順利發展,在疫情過後數位展覽的形式也因符合未來趨勢而被保留。雲端影展也符合相似的概念,在線上串流平台上播放的話具有不受時間或地域所影響的優勢,能讓錄像作品擴及的範圍更加廣泛。
劇場正發生
藝術家彭弘智《〈正義路安魂曲〉第一樂章 觀音腳下》的創作靈感源於藝術家本人的購屋經歷,他買了一棟老舊房屋後,偶然發現前屋主遺留的一幅遺照,爾後他決定與江之翠劇場跨界合作,將這次經歷轉化成與亡靈的對話。彭弘智在額頭上裝攝影機記錄畫面,且在「天眼」處加裝探照燈,隨著南管樂音悠揚,四肢的姿態怪譎,模擬靈體的視線以及舉止。若是一般人碰到陌生人的遺照或其他與死亡相關之情事,多半會認為觸了霉頭,更甚者可能會借助民間信仰的力量,盼能消災解厄,盡量不觸犯到亡靈。然而不同於傳統觀念中對死者的避諱與敬畏,透過這次實驗越過生死的禁忌與邊際,試圖尋找與異次元的溝通方式,給予大眾對生命終點與眾不同的思考方向。
圖片來源:EXHIBITION | NEXT - 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
歷史回視
一踏入三樓的歷史回視區,映入眼簾的是藝術家涂維政的《城市影像多寶閣》的系列展示,雕花木製的精巧復古外型、仿古的拍攝手法以及與皮影戲相似的拼貼方式,讓整個作品像是具有歷史性的古董文物。而這系列外表擬古的視覺展品中,真實紀錄在地的人事物,讓觀者從古文物與人事物的真偽思索在地文化的特殊風貌。
而這系列的其中一件作品《城市影像多寶閣—台新獎計畫 驚奇15超人皮影裝置》中,讓每位藝術家化身為皮影戲人物,扮演各式英雄角色。涂維政之所以選擇讓藝術家變身為英雄,是基於藝術家與英雄的共通特質。在他的觀點中,這兩者都是既幽默又嚴肅,在浪漫的同時卻也富有理性,而且都有著靠自己的力量改變世界的抱負,因此決定將兩者融合,以表達對藝術家和台新藝術獎的尊敬與感謝。
在這個世代,許多傳統的視覺裝置隨著技術的改革而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高科技產品的興起,藉由這個系列的展品,讓大眾重新反思視覺載體與內容之間的所產生的交互影響,並藉傳統文物的形式塑造出有別於現代科技所能展現的文化形象。
圖片來源:EXHIBITION | NEXT - 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
《NEXT——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一展藉由跨界共創的嶄新型態,顛覆先前以年表為架構或以主題為核心的表現方式,而是以媒合的模式共同創作,時間軸線橫跨過去、現在與未來,融合各式創作、現場演出、直播對談、系列論壇以及雲端影展等媒介,以多元而豐富的展演形式傳遞現今重要議題,並探討未來藝術的可能性,勾起大眾對藝術與生命本質的探問,期望能藉由本展覽擴張藝文生態圈,來場超脫於時空的想像。
參考資料:
《NEXT——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導覽手冊
《NEXT——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語音導覽
EXHIBITION | NEXT - 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 (taishinart20-ne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