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提姆波頓異想世界展》 個人觀展心得
分享 | 瀏覽數: 232

《提姆波頓異想世界展》 個人觀展心得

Author: 張靖綸, 2023年01月09日 07時41分

l   展覽背景

《提姆波頓異想世界展 The World of Tim Burton》內有十大展區,展區內搜集了了超過500件提姆.波頓原創作品,當中包含繪畫、素描攝影底片、雕塑和多媒體影像等等,這些作品不僅代表了提姆.波頓過去40年來的創作軌跡。展覽的作品中除了那些家喻戶曉的電影作品之外,還搜激了150多件之前從未公開發表的手稿,每一件作品都深具標誌性,提姆.波頓巧妙運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去呈現一般日常生活,表現出「愉悅」與「恐懼」、「童話」與「成人世界」之間的對比張力,帶來強烈的震撼衝擊,讓人不自覺陷入他所建構的奇異漩渦之中。本次展覽除了有《陰間大法師》(1988)、《蝙蝠俠》(1989)、《剪刀手愛德華》(1990)、《聖誕夜驚魂》(1993)、《地獄新娘》(2005)、《巧克力冒險工廠》(2005)、《魔鏡夢遊》(2010)及《小飛象》(2019)等經典電影的畫面手稿、角色創作與場景人物雕塑等展品,他身為作家所創作的詩集手稿與筆記真跡也是展覽中的重點。

 

l   展覽特色與作者之連結

此次共有十大展區,分別是 Around The World 旅途中的隨想漫談、Influences 回到過去、Figurative Works: Men, Women or Creatures? 他、她還是牠?、Misunderstood Outcasts 充滿善意的怪物、Holidays 節日奇想、The Carnivalesque 怪誕嘉年華、Film Characters 電影之路、Polaroids 拍立得、Cast and Crew Books 電影工作事件簿、以及Unrealized Projects 不曾公開的作品,此次特展不像其他的展覽,不以年份或電影主題區分,而是由波頓希望傳達給觀眾的「意義」為分類依據。其中特別吸引人的幾個展區包含了「Misunderstood Outcasts 充滿善意的怪物」,此區的主軸是展現了提姆.波頓一直以來創作重點——「被誤解的怪物」,這些充滿善意的怪物們,其實內心都是溫暖、善良的,但是卻有著讓人想遠離的外表,而導致他們內心可能非常孤獨。這也同時讓我想到宮崎駿也有想要傳達類似的概念,宮崎駿曾經說,「我的劇中角色,沒有善與惡的簡單對立,沒有好人反對壞人。不論是正方還是反方,都能夠盡情享受人生。尤其是《神隱少女》中的無臉男。表面上看,無臉男是一個吃人和動物、吐出金子的怪物。他戴著白色的面具,永遠看不見面具下的表情,在湯屋裡,他發現金子能夠換來人們的善意,變得越來越貪婪。但短短幾個鏡頭卻暴露出了他的內心,他哭著對千尋說,「我很寂寞,真的很寂寞。」;除了「充滿善意的怪物」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展區也是大大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那就是「Film Characters 電影之路」,在提姆.波頓的電影中,最吸引我是「地獄新娘 Corpse Bride」這個作品,在這個作品的劇情大致是先描述了男主角維特為了練習跟未婚妻在婚禮上的程序,演練時把戒指戴在地上的一根枯樹枝上,不料那枯枝是被人謀害的愛蜜莉(地獄新娘)的手指,愛蜜莉便認定維特要娶她為妻,因此將維特帶到陰間並籌辦婚禮,提姆.波頓在這部電影中,特別將活人世界跟與死後的地獄創造出非常明顯的對比,從畫面中的色調就可以看出,兩者是完全不同的世界,故事非常簡單卻不會讓人覺得無聊、電影要表達的主旨很明確、拍攝手法也很特別,讓人感受到提姆波頓的強烈風格,並且在整個展覽中也能感受到他的作品常常使用死後或較為奇幻、靈異世界來當題材,不禁讓人聯想到這個鬼才人物小時候的經歷,提姆波頓由於擁有孤單的童年生活,而一直都習慣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因此練就了一身透過繪畫表達生活和對世界的看法的功力。

 

l   提姆.波頓異想世界的反差感

提姆.波頓的作品一直以來在民眾心裡通常是帶有黑色、陰暗以及怪奇恐怖的印象,但是其實從過去的作品就可以感受到,每一個角色都有它背後精彩的故事,即使是長得其貌不揚的怪物或角色,也不一定會傷害人,或只是無心做出傷害他人的事,而通過這個展覽,同時還展出了「Cast and Crew Books 電影工作事件簿」,這是在每部電影拍攝結束後,提姆波頓都會製作一本紀念性質的限量書籍,而且只提供給電影劇組及工作人員,由此更看出了提姆.波頓內心溫暖、陽光、與關愛身邊人的個性。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