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電影的故事,對遮開始⋯⋯《台灣有個好萊塢》
Author: 呂雅婷, 2023年03月03日 20時53分
《台灣有個好萊塢》不同返享版
製作團隊:瘋戲樂工作室
當初時,電影一開始⋯⋯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目睭一下目聶,電影拍袂離」開場運用熟悉的國歌旋律進而改編,立刻讓觀眾穿越回1960年代的臺灣電影。在那個電影開場前還需要全體立正唱國歌的年代,流行的電影藝術是什麼?人們所說的語言是什麼?《台灣有個好萊塢》用將近三個小時的滿滿歌舞與能量向全場觀眾娓娓道來。
一九五〇年代臺語片出現以前,臺灣社會遭受日本殖民主義的政治壓迫,在經濟、文化上的發展也連帶受到剝削,當時臺灣的電影製作都極其有限,以至於臺灣真正創作出與本土生活、社會文化相關的電影,已經是這項藝術發展好幾十年後的事情了。「就在臺語片的發展在六〇年代初期到達巔峰之際,國語片在政黨文化政策的推動之下,金馬獎的設立(一九六二)、公營片廠中影、中製與臺製投入劇情片拍攝,加上香港電影人才結合本土電影工作者籌組的國聯公司為首的私營片廠,開創了本土國語片的新氣象。黃梅調、建康寫實、瓊瑤愛情文藝、武俠片、軍教片等類型紛紛進占市場,各有一片天地,委實是臺灣電影的黃金時期。」由此可見,從古至今,電影甚至於所有藝術的發展,都和當時的社會、政治息息相關。《台灣有個好萊塢》所描繪的便是臺語片由興盛而至衰敗的那個時空。
毋知是人生如戲,抑是戲如人生?
故事從一位叱詫風雲的臺語愛情電影大編劇陳正華(竺定誼 飾),被電影明星女友拋棄,同時新作品票房慘輸對臺的電影。一夕之間情場、事業皆失意的陳正華,對自我與世界失望透頂,在灰心喪志之際遇上對電影懷抱滿腔熱血,尤其是拜倒在陳正華筆下,夢想成為一名演員的千金小姐郝秋月(康雅婷 飾)。「故事,就是對遮開始彈⋯⋯」看似非常芭樂的主角和劇情設定,亦如同許多臺灣電影的劇本情節,對於筆者而言,反而更加呼應「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生命哲學。透過陳正華和郝秋月兩人的愛情線與追求夢想的過程,帶入臺灣電影發展的歷史進程,包含當時的政治風氣、社會運動。短短近三個小時的戲劇,固然無法完整交代好幾年的歷史演變,《台灣有個好萊塢》講述的更是面對困境永不放棄的一種堅持與信念。
台灣有一個好萊塢
劇中的時空背景設定為六〇年代,在舞臺、服裝和道具的設計上皆充滿六〇年代的復古風格。與電影相關的素材,除了手繪電影海報、人工售票亭、戲院外的腳踏車攤販外,更讓筆者驚豔的是,劇中使用黑白即時投影的手法,呈現拍攝電影的情節,與開場的國歌旋律一樣,都使觀眾更加身歷其境,回到一九六〇年代的電影環境。因應主題設定,此劇為原創臺語音樂劇,整齣劇以臺語為第一語言。其中女主角郝秋月因是「外省人」,並不擅長臺語,在〈愛情的盡頭〉一曲中,特別設計演員使用「不標準」的臺語演唱,筆者認為,此表演設定除體現臺灣社會擁有多元族群的特色外,更重要的是突顯出臺語音韻之美。同樣一段旋律,咬字發音標準與否確實影響了歌曲的表達,尤其是臺語歌強調的「氣口」表現。
臺灣人講臺灣話,臺語是一種足媠的語言,臺語歌閣較充滿意境。現此時,已經有誠濟人攏袂曉講臺語啊,實在是有夠可惜。真歡喜會當看到臺語的音樂劇,而且猶閣是臺灣罕見的「定目劇」!會使想到,劇團著愛有偌爾濟的勇氣,才有法度完成。
其實不只是臺語音樂劇,臺灣的劇場藝術發展仍不比影視產業,尤其這幾年受到疫情影響,走進劇場欣賞演出的人數更是大大減少。瘋戲樂工作室的藝術總監王希文表示「臺灣人口約是韓國的一半,文化娛樂消費動能其實並不低,相信民間還有非常多尚未開發的看戲人口。」而此劇的特邀演員羅北安也提出臺灣若要發展定目劇,還有一段路要走。即使是聞名全球的紐約,同樣也是依靠觀光支撐定目劇的運作。筆者認為,《台灣有個好萊塢》貼切地體現了包含瘋戲樂工作室製作團隊自身在內,從以前到現在,所有為了表演藝術在努力、奉獻的人們,充滿希望的心靈寄託。
參考資料:
廖金鳳。1998。〈臺灣電影的歷史軌跡〉。《美育月刊:戰後臺灣藝術特輯1945~1995》,第100期,頁22-23。
趙靜瑜。2022年12月8日。〈台灣有個好萊塢音樂劇口碑好票房慘 劇團瀕臨解散〉。《中央通訊社》。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212080272.aspx
瘋戲樂工作室。2022年10月31日。〈2022《台灣有個好萊塢》愛情的盡頭-台語校正版〉。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0Lu-pFvy5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