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感知與意義的遊走:Roni Horn 個展
分享 | 瀏覽數: 207

感知與意義的遊走:Roni Horn 個展

Author: 徐宇謙, 2023年06月23日 16時39分

一進到藝廊,就會看到藝術家的肖像照,不過這個肖像照不但是背影而且還有兩張,就像視覺疲勞產生的疊影那樣,你可能會開始想,這是複製的還是兩張不同的照片,往前看後你得到了答案,因為從髮流和造型上的細微差異可以明顯確定這是不同的照片。藝術家從肖像探索身分差異,但這其中讓觀眾與藝術家有點距離感,首先是壓克力板隔著我們與照片,藝術家只露出背影,也許是拒絕讓我們觀察關於她的更多資訊(畢竟肖像照片就好像擁有本人的一部分那樣),也許是出於想要保持一定的客觀,不想讓太多資訊打擾觀眾思考;一旁擺著兩張鳥的背面照,照片中兩隻鳥的羽毛分佈些微不同,這也代表了它們的身分差異,不過退後看我則是注意到了這兩張照片的負空間,還有燈光打在作品上後,畫框在紙上留下的波浪陰影,這產生了抽象的視覺感。

 

走進右側的展間,看到的是一系列的大型攝影平板畫作品,每一件都由一張河的照片還有下方文字說明構成。這些河景都是在泰晤士河拍攝的,遠看時我們能讀到一些照片所提供的資訊:河反映出的天氣狀況、漣漪組成的節奏,水的清澈或混濁等等,近看則會發現數字錯落在照片中,而數字對應著下方的文字註腳,從數字和文字觀看,改變了我們對這個作品一開始閱讀與感知的方式,註腳的敘事不時穿插歌曲或文學的引用、藝術家對河流意義的看法,錯落散佈的數字也給予觀眾閱讀上的自由,可以隨意穿梭在照片中尋找自己的詮釋方式。

 

一旁則是藝術家在冰島拍攝的一系列照片,總共有兩組,分別產生不同的情境,照片多張並排,鏡頭裡則是一個下半身泡在泳池只露出頭部的女人,臉上泛著因為水而產生的淺藍色倒映,有時會有光照射在女人的臉上,從臉上光影的變化可以感受到拍攝時的氣候狀態,照片與照片之間都留有空白,那個空白就像是呼吸一樣,具有視覺的歇息,同時也把不同照片串連起來,因此那個空白也是照片的一部分,同時也對應了模特兒的呼吸、因呼吸而互相牽引的五官變化,每張照片的拍攝地點和時間都不相同。我十分喜愛每張照片產生的細微差異,那是在攝影師對模特兒的仔細觀察下才能顯現的,每一個輕微的皺眉、眼神的專注或放鬆,都讓每個影像變得無法輕易複製,如同莫內在不同的時間點,用雙眼捕捉景色裡時間的流逝那樣,藝術家也用她的雙眼補捉事物、人的多種面貌與轉瞬即逝的變化。

 

展間的中央放著黑色的玻璃雕塑,是一個大型的長方體,乍看像深不見底的水缸,由於表面處理的差異,玻璃呈現了豐富的質感,上方光滑柔順,像水一樣能反映周遭環境,觀眾能夠看到自己的倒影或著展場中光的投射,雕塑側邊則是像是石椅一樣的粗糙材質,看起來厚重,這樣的差異產生了視覺的豐富度,材料成為主體,不是重複生產大量製造的材料,而是在藝術家的轉化下呈現了有機性且具有生命的質地,帶有些微的不規則,更能讓物件呈現原始的情感;再往前走則是奶油硬糖狀的米白雕塑,顏色與形狀的差異讓這兩件作品帶出不同的情緒,黑色沈穩且具有神秘性,你會感受到一種無法窺探其中而產生的好奇心,同時接收到它的沈默,米白色的作品則像早晨透過窗簾輕輕灑落的陽光,柔軟且輕盈,半透明的狀態讓影子具有反光特質,雕塑和展間的地板就這樣巧妙的銜接上,展間上方有一個對外窗,因此隨著天氣與時間的不同,雕塑也會相對應的產生微妙變化,就像照片中的模特兒那樣。

展間側邊擺放著長條的立體柱子,從正面會看到藝術家挑選的詩句,側邊則是文字所留下的單純色塊,文字被轉化成塊狀,隨著間距而產生微妙的節奏,不同的觀看角度,讓一件事具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藝術家靈活的運用文字去任意拆解和重組,也賦予了原先詩句新的意義。

 

整個展覽中,每件事物、人都不是只具有單一意義,隨著時間和觀看角度的不同,變化也隨之而起,遊走中會因新的發現而產生樂趣,也因此每個事物就算是同視角拍攝的照片都是獨一無二的,隨著時間而改變的視覺變化,也讓我思索著,面對思想和感知的不斷改變,我該以什麼態度面對這個世界呢?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