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數數 何采柔個展
分享 | 瀏覽數: 155

數數 何采柔個展

Author: 陳竫虹, 2023年06月23日 18時34分

 

 《 數數 何采柔個展 

何采柔 ,1983年生於台灣台北,台灣當代藝術家。擅長跨媒體與跨領域創作,除了繪畫、裝置與互動藝術也擔任過多年的劇場編導。也在國內外舉辦多次個展、聯展。作品主要以觀察生活上的人事物,不同的物件或者是生活習慣、動作習慣等。並以多種創作模式創作,不管是繪畫、雕塑、到錄像去擷取生活上隱藏的空間以及各種習以為常的畫面。讓觀眾能體會日常生活中人與隱藏空間中細微的關係。

這次在TKG+的個展中,將動線劃分成為一個白盒子空間以及黑盒子空間。一進到展場引入眼簾的是純淨的白色走道,並以各種木作搭建而成巨型方塊規劃出整齊且細膩的步調。很難讓人聯想到這是在原有的空間上分割而成的,彷彿走進了一個陌生且寧靜的空間當中。我想對於這種純淨的空間裏頭,很能體會出藝術家對生活的細膩度以及細微的觀察。也能體會藝術家對於參與過劇場設計後,對展場空間有著不一樣的思考模式。而以一系列類似於複眼晃動的作品作為開場,運用不同的光線、聲音、搭配著觀眾腳步的移動,疊加出具有節奏、且模糊的層次感。在不同的作品當中皆能有不同的呼吸方式,這當中更是回到了藝術家「數數」的感知當中,因不同的客體與空間上的關係,從而產生不同的美感與節奏,更是反應出藝術家在生活、與人、空間、時間上不停反覆尋找的和諧關係。

而在這之後,沿著展覽動線前進,觀眾經歷一道門之後,印入眼簾是一個極黑的空間裏頭,裡面並沒有什麼標誌引領觀眾到作品前方,更甚至我們並不能很直接的知道作品擺放的位子在哪。而隨著作品影像聲音的撥放,我們才能迎領觀眾有個明確的方位前進。而隨著作品播放的聲音以及眼中慢慢適應黑暗中的光線,引入眼簾的是八幅巨大且同步進行的畫面。

影像作品中的演員不斷的進入到生活空間上細微的裂縫空間當中,類似於桌子底下、溜滑梯軌道的下方,沙發與地板之間的接縫、甚至於衣櫥當中剩於的空間,都以一種具有規律性附有節奏感的動作,不斷的在各種裂縫中進入。而在各個影像畫面裏頭,在某一刻所有的節奏都回呈現和諧的狀態,終究所有的落差都會被校正。 

作品中的演員彷彿是一個引導者,從一進入到展場的瞬間,在觀眾疑惑,焦躁不安的情緒底下,慢慢引導我們前往某著裂縫空間當中,再以一種具有節奏感的影像,隨著時間的推移感受著時間與空間中的變化,終究會趨近於和諧的到道路上。這樣展覽空間的安排以及觀眾與作品之間細微的感情變化,讓觀眾像似進入到劇場一般,體會作品與觀眾相互對等的關係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