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吳嘉瑄 / 平庸的魅力 ─ 2022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分享 | 瀏覽數: 747

平庸的魅力 ─ 2022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提名觀察人: 吳嘉瑄 , 2023年03月16日 16時57分

「平庸的魅力」,這個借用了鄂蘭(Hannah Arend)的名言所置換出的詞彙,是我對於2022年度整體視覺與表演展演活動的大致觀察。我們應該都會同意,藝術(無論哪個領域)創作者之所以可貴,即在於他們各自透過不同的媒介或路徑,表達並提供給觀者他們對於世界或者事物的一種有趣或者嶄新的觀察或看法,也即是因為如此,作品才具備被觀看或理解的魅力。然而,在近兩年,展演或作品開始有著一種趨於平庸的狀況,也就是說,這種策劃的發動或創作的魅力儘管可能表現精緻或完整,但卻無法讓人有再進一步深刻或更感動的理解或感觸,或者直白一點地說,覺得「好看」。

視覺藝術方面,我想以一個要算是去年遺珠之憾的展覽《在夾縫中行走》為例談起。這個由臺北市立美術館策展人張芳薇策劃的展覽,儘管是運用部分館方典藏以及國內外私人或藝術家收藏的藏品,但基本上選件是按照最初始設定的展覽主題來規劃。該展主題明確,大體上作品與展題扣合度高,展覽中還另闢圖像學學者李立鈞所策劃的子主題來回應展題,試圖增加閱讀/觀看展覽上的豐富性。這樣一個展覽的集合,亦即參展作品,雖然並非屬於新的創作(全新委託創作極少,例如劉玗),但卻相較當期許多展覽而言好看許多。這裡所講的「好看」,指的正是該展並不只偏重論述走向而沒有視覺上的可看性,也不僅是單壓藝術家名字或作品個別精采度的名單展,而是策展概念透過選件與空間規劃而能夠被有層次而細緻地呈現出,儘管這樣的題目並非攸關如緊扣世界脈動的恢弘或沉重的議題。這個展覽即符合了我對於策劃型展覽的大多期待,也符合了我對於展覽應該具備的視覺魅力所在的大致想像。由此再對應到藝術家的個展發表觀察上,或許創作者揚棄在創作脈絡上問題意識的舒適圈框架限制,才可能提出超越「讓人可想而知」或甚至是自我複製的好看成果,例如羅晟文在鳳甲美術館的個展《Matter of Scale》、倪祥在竹師藝術空間的個展《間奏請稍候」等等,都可算是當年度佳作。

另一方面,或許是在過去兩三年因為疫情發表甚至是生存嚴重受到阻礙,因而呈現較為易於關注自身的思考內縮傾向的表演領域,也有個值得注意的趨向,亦即作品焦點圍繞在創作者或表演者個人生命史之上,向觀眾講述自己,或許是心境,又或者是其成長或專業養成經歷的回憶,儘管作品可能以奇觀絢麗的場景設計或幽默的劇本橋段來試圖補強作品可看性與完整度;然而,作品在敘事架構或世界觀創造上的稍為缺乏與自我消費或耽溺的傾向,所透露出的深刻焦慮狀態,可能是表演藝術創作可以再次整理的首要問題之一。

最後,相較大多屬於小型規模的創作發表,如果2022年握有絕佳資源、製作出浩大展示場景的大型展演活動依舊只能展示自身平庸的魅力的話,那麼,或許我們應該問的是,在世界逐漸恢復原有運作,藝文展演終可全面恢復如常的這時候,我們可以如何抵抗這種魅力的平庸化而能讓藝術繼續往前走(即便只是一點)?又或者,如何製造好看的魅力?

相關評論

刻舟求劍至沉船「間奏請稍候—倪祥個展」 --- 林怡秀

島嶼有異音.爆炸中躍進 ─ 2022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龔卓軍

2022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吳孟軒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