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瀏覽數: 2465

知識的過程

首次展演日期: 2019-03-23    結束展演日期: 2019-04-27

活動地點:海桐藝術中心

關於展演:

知識的過程


藝術家|洪芷寧、施昀佑(與林翊婷、侯奕丞、洪啟學、陳穎儒、鄭雯敏、張子宜)、曾品璇(與林聖泰、張晉豪及林志杰等共11位同學)
策展人|孫以臻
開幕茶會|2019. 3. 23(週六) , 3 - 6 pm
展期|2019. 3. 23 - 4. 27(週三至週六,2 - 8 pm)
地點|海桐藝術中心(台北市哈密街75號2樓)
協辦|海桐藝術中心
贊助|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展覽簡介

展覽「知識的過程」發展自2016年起的「一群人的自學」計畫,延續計畫中對「知識生產過程」的關注以及對「何謂當代知識」的實驗,本展同樣視藝術為生產另類知識的方法,並在此基礎上,細究一種更利於建構平等與動態關係的「知識的過程」。本展由孫以臻策劃,邀請現任的國中美術老師、視覺藝術家與美術課記憶研究者——曾品璇、施昀佑與洪芷寧——參展,從至今仍以固定時數施行於台灣義務教育的美術課出發,重新嘗試以(另類)知識作為實現平等關係的方法,並在你我共享的校園經驗中,透過重訪美術課的記憶與創傷經驗,省思過往在理性邏輯及功利主義觀點下,往往犧牲了個人情感與記憶完整表達的「知識觀」。


展期活動


2019. 4. 13 (Sat.) 2 - 5 pm
░ 桌子讀書會
共同主持|洪芷寧、曾品璇
「在視覺藝術教學互動的現場怎麼短暫的共同生活」和「在美術課記憶的彼端怎麼與人有關」是這個系列讀書會的線頭,我們試著在文本的參照中,一步步地將共讀與討論串連。期待有興趣的人加入,期許桌子讀書會是一處為日常模糊經驗命名的所在。展期間,將由參展藝術家洪芷寧與曾品璇於海桐藝術中心共同主持第四場的桌子讀書會。
* 詳細活動資訊將公佈於海桐藝術中心臉書粉專。


「知識的過程」策展論述


理論家薩哈・馬哈拉吉曾經描述一種無章法且無法被任何既有的知識予以框架、收編或管理的另類知識,同時,他提出透過視覺藝術來生產(而非傳遞)知識[1]的想法。換句話說,他對於另類知識的指認,是從生產方法著手,校正了判斷何謂知識的標準,是以創作為過程,對知識的重新定義。
最早在1996年提出「知識經濟」概念的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曾對知識做出以下四種分類:有關事實的知識(know-what)、知道為什麼的知識(know-why)、知道如何去做的知識(know-how)以及知道誰擁有所需要的知識(know-who),並預言在即將到來的時代,知識將成為最主要的經濟生產條件及資本形式,換言之,知識可能是在土地、勞動力與貨幣之後劃分階級的主要依據——知識的擁有者在上,知識的匱乏者在下。因而筆者認為在當代仍選擇對「知識」的概念進行再論述與重新定義的意義便出於此。
透過創作行為被生產的另類知識,因生產過程深刻地觸及或反映能夠用來向世界說明「我是誰」的個體經驗、情感、記憶與慾望,使另類知識在本質上與舊知識的不同,差異尤其顯現在兩者作用於人際關係的過程中:雖說另類知識仍舊可以被個體獨自生產,但其獨特的過程導致它難以被純然地傳遞或教授的特性,因而一但涉及一人以上的關係(比如說老師和學生),另類知識就必然得通過「共享經驗」或「共同創作」來完成,而隨之形成的關係總是雙向而動態的,反觀中性而資訊式的舊知識在關係中的作用,則往往是對「教/學」或「資訊擁有者/資訊匱乏者」等二元角色的再確立(想想課堂中師與生的角色是如何形成?)。因而上述對「知識的過程」的關注,除了是對舊知識的反省,用意更在於藉著辨認出另類知識來尋找新的知識的過程,消弭因舊知識而鞏固,過度僵化的關係。
在展覽「知識的過程」之中,依各級課程綱要的明文規定還以固定時數施行於台灣義務教育中的美術課,一方面使我們終於得以在現行的教育體制內,以(另類)知識作為方法來實現更趨平等與動態的關係;另一方面,也讓我們得以在共享的校園經驗中,藉著重訪美術課的記憶與創傷,在資訊的時代裡適時地重新反省以理性邏輯或功利主義為最高原則,而寧願犧牲個人情感與記憶的完整表達的「知識觀」。

[1] 薩哈‧馬哈拉吉:〈有章法的知識與無章法的知識:有關視覺藝術作為知識生產的若干筆記〉,張頌仁、陳光興、高士明編:《元化擴散:薩拉.馬哈拉吉讀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相關評論

海桐「知識的過程」 --- 陳韋鑑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
展演資訊搜尋

AR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