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海桐「知識的過程」
分享 | 瀏覽數: 1364

海桐「知識的過程」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9年04月18日 22時05分

評論的展演: 知識的過程

  人們對待藝術裡的知識常常是非常極端的,不是極端的認為創作完全是依靠天分而忽略了藝術中知識的存在,不然就是借用其他領域的知識來為創作尋找無數的定義與支撐,創作本身的知識除了被視為是技藝以外鮮少被提及,然而身為一個大學學門,甚至是國民教育的學科,藝術中的知識如何產生,分類與界限是如何被傳遞,乃至於被接納甚至被突破,這點是相當少見討論的,會有這種狀況,一部份的原因可能在於,藝術創作本身的知識很容易成為創作教學的限制,而這是藝術創作教育中竭力避免的,另一方面,創作本身也包含了作者意念的傳達,這與藝術創作中的知識面向又常糾葛混和,是需要細密考掘而無法快速複製,在當今的學校教育中,也就成為另類的知識。

  323日到427日,海桐藝術中心舉辦「知識的過程」,由孫以臻擔任策展人,參與的藝術家與作品包括洪芷寧的《成人的美術課記憶手冊:安置說明》、施昀佑的《共享敘事》(與林翊婷、侯奕丞、洪啟學、陳穎儒、鄭雯敏、張子宜)與曾品璇的《draw+er》(與林聖泰、張晉豪及林志杰等共11位同學)。

  從展覽結構上來看,必須說這是個很有企圖心的展覽,洪芷寧的作品從一般人的國民教育美術課體驗著手,但並不只是單純的統計或再現,而是在記錄文獻中介入,呈現的是藝術家本人的企圖心、施昀佑與曾品璇恰好是兩個對比,展出的分別是國民教育體系外的工作坊學生作品與國民教育體系內的學生美術課作品,從這三個方向來看,的確是很好的結構,體系的內外以及體系的影響,彼此在展場交互呈現。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在結構如此明確的展覽中,國民教育體系內關於藝術的知識顯然就是個重要的基底,上述的三個面向其實都是在這個知識基底中相互辯證而來,但是這個重要的知識背景卻在本展中缺乏相關的介紹,如同展覽名稱「知識的過程」,國民藝術教育中的知識也是有其生產過程,而這些藝術的知識如何在教學現場被傳遞或被扭曲,這牽涉到兩組以學生作品為主的作品是如何被建立與選擇,更進一步的,我們甚至還可以探問,受過大學美術系訓練,作為當代藝術創作者的藝術家,如何在國民美術教育體系下面對其落差,進而在這個落差中尋找可能性,而這不就是本展的起點?

  當然,上述的脈絡匱乏可能正是藝術家們正要面對的處境,在學校從事教學的藝術家不用說,即便是職業藝術家也必須面對國民美術教育教導出來的買家,這極可能是整個當代藝術領域,或者是藝術大學必須要為自己畢業生來面對的問題,這並不只是專業程度的落差,事實上在藝術的知識裡原本就是不同的邏輯與脈絡,要如何正視這個問題,可能本身就是個問題。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