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術動態 / 日常的力量–巫雲鳳個展
收藏本頁
分享 | 瀏覽數: 194

日常的力量–巫雲鳳個展

活動類別: 展覽

首次展演日期: 2022-12-24    結束展演日期: 2023-01-18

活動地點:Z書房

關於展演:
日常的力量:2022巫雲鳳個展
Power of Daily Will: Solo exhibition by Wu Yun Feng
2022.12.24~2023.1.18 Z書房
我的「日常」是規律的生活,除了居家整理、煮飯等基本事務外;畫畫、刺繡、游泳和教學都是我主要的日常活動。「日常」也包含我在生活中所思、所做和有所感的人、事、物。生存環境和身份各異的人,都有自己的「日常」。我認為「日常」是砥礪意志力的系統,有時候我會被世俗的日常迫得喘不過氣,變得悲觀和憂鬱,面對這樣的處境,我靠藝術家的身份自救;規律的創作行為,給予我短暫逃脫日常世俗層面的機會,我從中養成覺察日常,反思其中微妙變化的能力。
然而,在2020年開始至今,全世界籠罩在新冠肺炎(COVID-19)入侵的陰霾,病毒不但危害我們的生命,各種防疫措施也讓我們失去不同程度的人生自由。我們習以為常和理所當然的日常生活行為,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衝擊,而病毒仍然持續在蔓延中。配載口罩、接種疫苗、隨時消毒和保持社交距離等,都成為人類生活的新常態。雖然在台灣防疫政策成效優異,但在疫情最嚴峻的時期,還是無法避免各種的防疫措施;其中對我衝擊最大的是「停課」,「停課」期間是沒有任何收入的,要如何維持基本的生活開支,是疫情期間焦慮的來源。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樣,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困境。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創作的時間和自言自語的機會變多了,而無設限的創作實驗成為了「日常」,這也是情緒的出口。
「日常的力量」是我在2020至2022期間創作的作品, 全部共40件;其中包含平面繪畫、實驗性的刺繡與電腦刺繡空間裝置的作品。作品有四個主題發展的面向:薯仔日誌、日日荷包蛋、婦人山海經和困惑之境。
「薯仔日誌」系列作品是以家裡的發芽馬鈴薯為主題,運用影像、電腦繪圖、手繪和局部加入刺繡的方式,表現馬鈴薯發芽狀態時,蓄勢待發和衰敗並置的獨特造型,同時也是自我的隱喻。如作品:「雙生」是預测我們夫妻倆未來邁入老年相依為命的精神面貌。「青春」是描述蓄勢待發,優雅地散播青春氣息的年輕女孩。「薯仔功」是延續幪面女的主題,提醒自己在艱難的困境中也必須養成隨時練功的習慣;作品是以水墨白描構成主題造形,融入手工刺繡,並嘗試把軟雕塑入畫,豐富視覺語彙,增加對話的可能性。
「日日荷包蛋」是由32個電腦刺繡的荷包蛋組成,以空間裝置形式呈現。這些蛋有單黃的、有雙黃的,還有蛋黃散開不完美的荷包蛋,每個蛋都有自己的樣子。是我日常生活中煎來食用的蛋,在被我們吃下肚之前,我會給它拍照記錄,以電腦刺繡再製放大版的荷包蛋。我希望運用空間裝置的方式,跟觀眾朋友們分享荷包蛋巨大的正能量;蛋的語錄是記錄「蛋」對文學家、詩人和哲學家的啟示。煎蛋、吃蛋和再製蛋是自我療癒的過程,也是疫情嚴峻時期渡日的好食物,是日常中價廉物美的能量補給。
「婦人山海經」是延續在台灣小旅行主題的作品,有刺繡和繪畫兩種創作形式。2021年因為藝術家丈夫到台東都蘭駐村和展覽,讓我有隨行的機會,認識台灣東部和仰望太平洋。面對太平洋的眼前景致,我感覺到與台中、香港的海港大不同。東岸大自然的環境氛圍讓我的感知變得純淨,想像變得具體且真實。如刺繡作品:「天語」是仰望海上雲朵變化的啟示,雲中好像出現了喬托(Giotto di Bondone 1267-1337,義大利藝術家)所描繪的天使,穿過雲朵顯現上半身, 說著如海浪聲的天語。 「海藻在唱歌」是描述在金樽的海石中,與海浪共舞的海藻。站在岩石上,看海藻在水中優雅的擺動很療癒。還有,四件橫幅的紙本繪畫,也是在日常小旅行中的奇想。如作品:「天池上的鳥」是行走大雪山天池的經驗,此地自成一國,隱約存在遠古神話裡的生物。「山中迴音」是探訪大安溪沿途山林的回響,鬱鬱的山景好像傳來陣陣的加油聲,給予面對困難的正能量。
「困惑之境」是疫情期間我對於荒謬、匪夷所思的社會現象的回應。自2020年開始,每天「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是我必看的頻道,以了解疫情的發展和需要配合的事宜。但每次聽到親中(中國)的媒體記者的提問,我就會生氣!這些媒體濫用言論自由的權力,借記者會發佈不實的假消息進行認知作戰,不懷好意地帶動輿論風向,製造台灣內部的矛盾。中國的封城防疫手段和運用科技監控人民等荒謬作為,更的令人瞠目結舌!疫情期間居然還有中國人坐橡皮艇企圖從海路登陸台灣,而來台的理由更是匪夷所思,不可信任。種種的社會現象,反映出台灣的處境、國家認同等問題。
作品「食人獸」是混合手工和電腦刺繡的技術,表達對中共政權散播病毒、濫用公權力進行維穩防疫的忿怒,這種獨裁政權有如雙頭嗜血的大怪獸,可是在台灣居然還有人認同這樣的政權,既悲哀又荒謬! 「刷臉」系列作品是我對AI人臉辨識技術的主觀思考和疑問:人的臉部特徵是受到人類演化、族群基因和家族遺傳等相關因素的影響,是屬於個人敏感信息;但如果這些隱私被竊取濫用,我的臉還是屬於自己的?或者會變成任何人嗎?人臉辨識可識別出怎樣的歷史?我還可以匿名行走與自在生活嗎?刷臉系列作品中的「來自原型」是結合繪畫和電腦刺繡的演算,創造出12張生物的臉;這些臉來自於人類與動物面貌特徵的想像,每一張臉又包含幾個似曾相識的生物臉,從而超出了生物的界別。我很好奇從這些不存在真實世界的臉,AI又會如何辨識解讀?我們是否要回到生物的原型,才能逃脫人工智慧的掌控?我既非科技專家學者,也不是科技藝術的追隨者;我是只在乎身為「人」的本質思考。「海巡」是結合電腦剌繡、手工刺繡和版印的作品;我化身為主持正義去除內外奸細的海巡魚,目的是保衛自由民主的領域。純屬個人感情的訴求,沒有深奧難以理解的哲理。「白日夢」是疫情嚴峻時期,不知所措、焦慮狀態完成的作品;沒有特定主題計劃,只有不設限的自由聯想,如同白日夢般,是自我療癒的處方笺之一。
總而言之,我認為只要活著就能形塑出「日常」的面貌,持續創作可以維持個人的意志。雖然無法改變現實,但至少可以為過去的經歷留下短暫的佐證。
巫雲鳳
2023年1 月於台中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
展演資訊搜尋

AR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