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Second hand emotion》  
分享 | 瀏覽數: 1388

《Second hand emotion》  

Author: [2016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6年08月14日 14時57分

評論的展演: Second hand emotion ─Alexander Laner & Sofie Bird Møller Double Solo Exhibition

  當聖經與台灣流行刊物同時做為文本時,來自德國的藝術家展現了跨國文化間的異與同,相同的象徵物在不同的國家或許有不同的意涵,同樣是賓士在德國與在台灣展現的階級意義又有著微妙的差異,但是在全球化的基底下,或許又能勾起觀眾們的共鳴。

  813日至917日,非常廟藝文空間展出德國藝術家夫婦Alexander LanerSofie Bird Møller來台舉辦雙個展「Second hand emotion Alexander Laner的作品除了舊作的紀錄外,現場還展出數件由現成物構成的低科技藝術,包括會發出聲音的旅行箱、在旋轉的盤子上以鐵叉子刮出聲音的物品與由紙與針構成的黑膠唱面機等,Sofie Bird Møller的作品主要是在印刷文本上再度創作,例如在聖經圖像修改圖像或是在台灣的流行雜誌上拼貼與繪畫。

  本次展覽始於非常廟藝文空間與德國慕尼黑藝術公寓(Apartment der Kunst,簡稱AOA)締結為期三年的合作計畫,其中包括雙方藝術家交流,以私人替代空間推動跨國藝術交流書為不易,也看出當代藝術由民間推動的力量與成果,同時也增加台灣當代藝術在德國的能見度。

  整體而言,展場內的作品充滿了手作的痕跡,不管是聖經或雜誌這種文本的挪用,或是現成物挪用構成的物件,這些手作感呈現的是某種低科技,對應到當代的高科技消費主義,展現的並不是懷舊的浪漫,而是更基礎的質疑,例如<BANZAI>這件動力雕塑,紙筒與針加上簡單的電力馬達,依然能夠播放黑膠唱盤,雖然音質無法正常,然而那些沙沙的聲音更強調出黑膠唱片紀錄聲音的本質,也讓質疑的力量不至於強過整體的氛圍,讓觀眾有更大的空間去思考,讓作品不淪於單方面的指控。

  同樣的,Sofie Bird Møller那些在聖經圖案上的修改與在台灣流行雜誌上的拼貼繪畫也是並非指向單一的象徵,她減去文本中圖像的象徵,對於歐陸的藝術家與台灣觀眾來說,聖經與流行雜誌中的象徵各有不同,藝術家在此並不是強加自己的詮釋在文本上,而是解開文本本來的指涉,讓觀眾進入各種詮釋的可能中,或許正如現場播放的透明人老電影的片段,藝術以透明、無法被辨識的力量,在人類的生活中做出了改變,而神祕感,可能只是副作用。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