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足跡與打卡」
分享 | 瀏覽數: 1433

「足跡與打卡」

Author: [2017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17年06月15日 21時37分

評論的展演: 足跡與打卡 Footprint and Check-In

  一樣是討論攝影可能性的展覽,甚至一樣是從紀實攝影作為起點,「足跡與打卡」與微光闇影」兩個展覽除了在規模上有極大的不同外,也在討論的方向上有著差異,當然官方美術館與私人替代空間各有優勢與包袱,「足跡與打卡」在相對少的資源下,年輕策展人如何面對議題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觀察,並藉由展覽讓觀眾體會,這是相當大的挑戰但同時也是展現可能性的空間。

  68日至17日,海桐藝術中心舉辦「足跡與打卡」(Footprint and Check-In),由林明彥擔任策展人,邀請Tom Finke、黃湘文、陳冠伃、陳韻芝、魏欣姸、劉子嘉、閃星草(許懿婷、劉昕穎)展出,展出形式包括平面攝影與活動影像,平面攝影的部分包括傳統的藝術家親自沖印照片、微噴的平面展出與經折裝等形式。

  從展場作品看來,可以從形式上直覺地將作品排出序列,從Tom Finke與陳韻芝較為傳統的紀實攝影開始,黃湘文與陳冠伃都是以傳統攝影為基礎再透過不同影像形式作為敘事呈現,例如傳統攝影相本或是經折裝的形式,而到 魏欣姸與劉子嘉則是連結到網路與攝影,尤其是劉子嘉的作品顯現出可能是手機APP濾鏡功能的風格,最後則是閃星草的活動影像,藝術家以"健康操"的形式結合中國仙橋村家訓凸顯官方與私人界線的混淆。

  相對於北美館的「微光闇影」,海桐藝術中心的「足跡與打卡」在資源上可能完全不具可比性,但是在對攝影的思考卻有著類似的企圖,從紀實出發,將攝影的可能性並列,小型的替代空間可能比較沒有包袱,可以更明確地將提出思考的方向,例如當代攝影中占有極大份量的數位攝影與網路之間的關係,甚或是以Video探討紀實攝影的本質,這些探索相對於「微光闇影」可以說是跨出了更大、更具時代性的步伐。

  不過相對的,缺乏資源也讓這些可能性在展現上無法更貼近,例如數位攝影與網路之間的關係,其實是可以利用當代人手一手機的特性來體現的,當展出藝術家的作品有些都是先在網路平台如IG或臉書上發表時,其實可以提供更直接的連結,甚或是藉此設計互動式的觀看等,讓觀看經驗停留在展間是相當可惜的,畢竟網路資源相對來說是較為親近小型替代空間的,期待未來能以此為起點,再度向前探索。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