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探索與追尋自我價值 《默島新樂園》
分享 | 瀏覽數: 1052

探索與追尋自我價值 《默島新樂園》

Author: 廖小瑜, 2018年06月08日 22時07分

評論的展演: 何曉玫MeimageDance《默島新樂園》


圖版提供|何曉玫MeimageDance 攝影|劉振祥

  《默島新樂園》為臺灣編舞家何曉玫集結過往作品片段〈默島樂園〉、〈芭比的獨白〉及〈擁抱日子〉三首之精華回顧。一場本土世代的文化內涵、重視身體自覺與性別定位的演出就此展開……

  〈默島樂園〉由三位角色扮演的舞者以臺灣本土宗教,似象徵藝閣神祇的文化象徵動作與服裝佇立於表演區中央,周圍伴隨其他角色-上班族、學生、檳榔西施、踩蹺等,猶如在廟會活動、神明遶境時出現的傳統藝陣文化。觀眾一走進場就如那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看熱鬧的群眾,自由穿梭於此刻氛圍中。隨著藝閣打破空間,像繞境般時而分散、時而集中的四處移動,有時像被操控的偶,擺動、旋轉,舞者的身體動作空間也逐漸強大。而觀眾的一路跟隨,形塑了一個社會群體,一個對文化認同的價值觀。

  〈芭比的獨白〉由踩蹺人走出特定表演的範圍,讓觀眾於其中三面空間坐下,瞬間抽離了剛剛的廟會氛圍。此段為女獨舞者以印象中芭比金髮與身穿膚色緊身衣,透過一連串充滿暗示性的肢體語彙,搭配從上面垂吊下一盞燈裡的即時攝影機,芭比將拍攝到的肢體動作投射至一面牆上,並運用吊燈燈光的亮暗,畫面大小、遠近、重疊交錯,將自己赤裸地展現於觀眾面前。於此,芭比的内觀狀態是心靈深處孤單寂寞的黑暗角落?抑或是合著海浪聲,嚮往那自由自在、寧靜祥和的生活?一段探索身體自主,對社會性別議題的觀察,進一步找尋人與肉體自由的價值意義。

  延續前兩段運用的元素,〈擁抱日子〉以紅衣女舞者被眾人用鐵板抬出作為開始,不時有舞者向看戲的觀眾請求幫忙,使觀眾再次藉外在環境、事件與身體感官、心理做一連結反應。隨著眾舞者來到一盞吊燈下,所有舞者扮演的角色擁抱在一起,似是家、種族乃至國家的溫暖和諧。最後一段舞者們不斷奔跑、衝撞、堆疊,經歷各個人生階段,持續進行自我探索,有時還需顧忌社會的眼光,做出不同的選擇。作品結尾以紅衣女舞者次次從鐵板滑落,再再往上攀爬,試圖突破現實生活中對女性的社會框架。

  編舞家何曉玫藉由〈默島樂園〉、〈芭比的獨白〉及〈擁抱日子〉三個段落,引導觀眾覺察世代轉換的文化符號意涵,從社會中反思固有的意識形態與規範。在舞作中對於文化、群體與個人之間的關係定位留給觀眾很大的思考空間。而生於臺灣這塊土地的人們,每一身為獨立的個體,何曉玫嘗試讓觀眾主動探索與追尋自我價值。

相關評論

當代人內心潛藏的「新」世界《默島新樂園》 賴怡瑄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