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演出者X觀眾 整座劇場成了共鳴體
分享 | 瀏覽數: 844

演出者X觀眾 整座劇場成了共鳴體

Author: [ 特約評論人] 羅苑韶, 2020年12月04日 12時01分

評論的展演: 動見体X王仲堃X自由擊《共鳴体》

共鳴體-2

《動見体X王仲堃X自由擊》 演出照片     攝影|林育全      圖片提供|動見体

這些元素對實驗劇場的觀眾來說並不稀奇:打擊樂手擊樂混合肢體演出,共動裝置,沒有座位、自由遊走的觀看方式,光影幻覺,移動式道具並且化整為零,觀眾參與體驗——但是總的一起構成演出,仍讓觀眾迷走其中,玩得過癮。

動見体X王仲堃X自由擊演出的「共鳴体」真的如同字面的意思,不同的創作者和演出者聯手製作跨域演出,而且演出的音樂也圍繞著「共鳴」。撇開用上的那些指向或震動式喇叭的原理不說,作曲林桂如很單純的期待:「觀眾會進入到一個空場狀態,沒有觀眾席,身體的感覺、現場走動所創造的的風景,都會是我們這次在嘗試的事情。」

是的,觀眾在漆黑的劇場裡,循著光線找聚焦點,打擊樂手不拿鼓棒的雙手,在聚光燈下跳舞。大型樂器被推進場,三名演出者主動用鼓棒或震動裝置弄出聲響;隨後,將樂器分別落置在劇場空間裡,手動裝置起空間。原來三名演出者是擊樂手,他們必須在打擊之間配合肢體演出;又繞著大鼓、爵士鼓、鈸等樂器,不斷錯位,在動態跑跳間打擊,肢體揮灑有重點,打鼓點又需要節制力度,是舞蹈也是擊樂。

這些還算傳統的元素都容易理解,然而當觀眾注意到頭頂上彎曲不鏽鋼片輕輕飄動、並上下推移。這個由設計者王仲堃稱為「海鷗」的裝置,使這場打擊擊樂充滿科技感。它讓人難一下道破路數,觀眾很自然想移動位置,自不同角度感受聲響。還有,每一隻海鷗「飛行高度」不同,彼此間是不是會製造什麼不同聲響效果呢?觀眾必須打開除了眼睛和耳朵的感官,去感受、去想像。

共鳴體-1

《動見体X王仲堃X自由擊》 演出照片      攝影|林育全      圖片提供|動見体

動見体的宣傳文字寫說「每個聲音都是角色」、「每個movement都是音樂」。從一開始用眼睛和耳朵尋找循序漸進地去欣賞每個「角色」,空間感也豐富起來,任由觀眾各自想像為大自然環場、或踏入另一次元空間;同時隨著擊樂手一一端出不同的聲響實驗,不同效果的鼓棒、乒乓球、生綠豆、塑膠小球、震動裝置等等,觸摸體驗。震動、共鳴,在兩件物品之間,在不同人之間,在空間和人之間。在一般習慣的聽之外,人們用手掌聆聽體驗。

共鳴体這個小型演出作品,集合音樂作曲演出、裝置設計和技術、動作編舞等跨領域創作者,他們也希望打通觀眾不同感官模式和碰撞觀看表演的習慣。自由遊走的觀看形式雖已不算罕見,但是演出者如何營造和觀眾微妙的距離,引導觀眾觸碰體驗以及和裝置感應互動並不完全容易。

相關評論

《共鳴体》:把手伸向鍋蓋魚的肚臍會發出聲音 --- 黃大旺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