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黃大旺 / 《共鳴体》:把手伸向鍋蓋魚的肚臍會發出聲音
分享 | 瀏覽數: 1341

《共鳴体》:把手伸向鍋蓋魚的肚臍會發出聲音

黃大旺 | 發表時間:2020/12/24 18:16 | 最後修訂時間:2021/01/19 12:47

評論的展演: 動見体X王仲堃X自由擊《共鳴体》

2020/11/21 14:30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共鳴體-3


共鳴體-2《動見体X王仲堃X自由擊》 演出照片     攝影|林育全      圖片提供|動見体

 

觀眾進場後,看到黑盒子裡沒有位子,觀眾必須自己找位子,並隨表演者移動。向本演出作曲家林桂如博士詢問後得知,可以把這場演出當成是多聲道,但絕對不是你想的樣子。現場未見顯眼的音箱,只有三只空油桶與一些從頂棚(暱稱「絲瓜棚」)懸吊,像是鍋蓋魚(魟魚)的不鏽鋼造型物。在一些當代古典打擊樂作品現場可以看到的特殊打擊樂器,例如像大銅鑼一樣吊起來的,能模仿雷聲的雷板,則放在場地的角落。

 

懸吊物件兩端不鏽鋼片震動,發出類似鋸仔琴的音色,使物體表面發出持續的高頻震動,使用琴弓只是方法之一,本演出使用的是另一種方式。鋸琴的音色過去至少出現在黑澤明《生物的紀錄》(1955,早坂文雄配樂遺作)與《宇宙大怪獸Dogora》(1964,伊福部昭作曲)兩部日片裡,用來表現出詭異的氣氛。如果鋸琴可以用木琴的琴槌敲打,對於這些懸吊物件一樣有用。

 

自由擊的三名樂手進場,在董怡芬的編舞下,以手掌拍打身體或地面牆壁發出聲音,節奏聽起來疏離,卻呈現時間上的對位,單一的發聲體在空間中缺乏共鳴,而同樣的發聲體現在有三個,在觀眾間不斷遊走。他們發出清楚的拍打摩擦聲,並且從運貨出口推來一車子打擊樂器,搬至定位開始演奏。他們的既有樂器演奏,還包括許多摩擦與反彈,用橡皮球或乒乓球的彈力敲擊鼓皮,有時乒乓球會反彈到牆壁或滾動到觀眾腳邊。三人也會以手的動作啟動機械裝置,帶動遠距離的發聲體共鳴,不一而足。從頂棚垂下來的麥克風狀重物,被相對位置的表演者放在場地的大型物體表面上,例如鼓皮,多聲道的秘密就此揭曉:他們用了必須由接觸面擴音的共振喇叭。

 

日本的音響品牌Fostex過去曾經推出過一款名為GY-1的主動式接觸喇叭,使用時必須放在平坦且堅硬的物體表面上才能發出聲音。最理想的平面材質是夾板(例如一般音箱的外殼),其次才是紙箱、塑膠殼、汽車鈑金、一斗罐、壓克力板,乃至原木、鋼板與水泥,換言之不同平面都會因為材質產生不同的聲音質地。由於底下的發聲體直接接觸這些平坦的表面,在設置上通常也不需要像一般喇叭一樣考量方位、對角與反射等問題,聲音可以在空間中三百六十度擴散。將這種喇叭的平坦面固定在天花板上,再給予適當強度的訊號,則會造成整棟建築物都聽得到一樣的聲音,所以被一些人用來「教訓」樓上愛製造噪音,或不經意走路跑步太大聲的惡鄰,甚至發展成民事案件。同樣的技術也發展成對鼓膜刺激較小的骨傳導耳機,到了中國則成為各式各樣的藍芽小鋼砲喇叭,全天候不間斷地放著殺馬特抖音土嗨廣場舞串燒歌。本演出的設計,則是把不同音色透過這些垂吊下來的主動式接觸喇叭,傳回原來的發聲體產生共鳴,可以想成去KTV把麥克風的音量與回音都開到最大,再把麥克風頭近距離指向螢幕兩旁喇叭產生的大量回授,但在本演出當中,每種樂器的聲音回到來源,卻不是無限增值的概念,而是將來源重新定義為一種共鳴體,也呼應了演出的主題。現場以麥克風收到的物體聲響,會先經過時間上的延遲,而不是馬上送回那些發聲體,才不會產生刺耳的回授。

 

表演者三人站在鋁梯上,以特殊奏法讓油桶上端的鼓皮發出聲音,油桶底下裝了LED燈條,開放觀眾在油桶裡感受內外聲響的不同。三人搭檔除了以二十世紀古典發展出來的特殊奏法演奏節奏,也用了類似日本鼓童、美國Blue Man Group那種需要高度默契的合體技。最後那些散布在鼓皮與紙箱內的豆子與乒乓球,都隨著主動式接觸喇叭與接觸面產生的共鳴起舞,產生包圍全場觀眾的共鳴。最後那些由王仲堃設計的不鏽鋼鍋蓋魚,也一邊舞動翅膀一邊翩然降落,魚肚子上的裝置可感應手掌的距離,發出類似特雷門(以人體靜電場演奏的非接觸樂器theremin)的不間斷聲波。在後段出現,讓人以為會演變出池田亮司式無機數位音樂節奏的預錄規律節奏性脈衝,以及魚肚子上讓觀眾可以互動的裝置,是否緊扣演出的概念?顯然散場後還圍著打擊樂器一直發出聲音,並且樂在其中的觀眾,已經不會在乎了。

 

本演出的團隊結合當代古典樂、音樂劇場、現代舞與科技藝術裝置,呈現了一個有趣的聲音遊樂場,並且拓展觀聽眾對於聆聽的認知,也讓人期待他們接下來端出的新成果。

相關評論

演出者X觀眾 整座劇場成了共鳴體 --- 羅苑韶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