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忠泰美術館「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
分享 | 瀏覽數: 715

忠泰美術館「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21年03月08日 23時40分

評論的展演: 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Broken Landscapes: Have Our Cities Failed?

人類建造都市,都市塑造人類,人類的文化就在這樣的辯證中傳承,當策展人提出「我們的都市失敗了嗎?」其實質問的對象不是都市而是「我們」,一方面透過藝術家的眼睛來觀看現代的人類如何在這個辯證中被塑造,另一方面,藝術家自身也無法逃脫此一過程,要如何回應或參與到辯證裡;「殘山剩水」這個題目可能並非單單控告現代都市的不可觀、不可居與不可遊,而是我們如何面對如同建構山水畫一般去面對這個建構的失敗。

19日到418日,忠泰美術館舉辦「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由胡朝聖擔任策展人,邀請臺灣、德國、韓國、加拿大以及日本等國,包括石孟鑫、吳燦政、何孟娟、安德列亞.格爾斯基(Andreas Gursky)、徐道獲(Suh Do-Ho)、袁廣鳴、陳界仁、張立人、賈茜茹、廖建忠、利安.摩根(Liam Morgan)、豬股亞希(Aki Inomata)共12位藝術家,共有「消失以及不可見的存在」、「破壞與重生的極致風景」、「囚禁所和寄生之處」、「他者戰場」、「明日預言的應許之地」等五個子題,展出形式包括現地製作的空間裝置、攝影與錄像等形式。

一進門就是張立人《戰鬥之城第一部:臺灣之光》中的模型,這或許是個不錯的提點。模型作為張立人作品中敘事再現的重要媒材,在入口處迎接觀眾,似乎在告訴我們,整個都市都是乘載我們觀看的媒材。然後在閣樓我們看到石孟鑫的作品《T》一改建築物以人為度量的基礎,改以現成物作為空間度量,對應到一旁陳界仁的《中空之地》中那種不放棄以人作為判準去掙扎,其實已經默默對觀眾提出展覽的主題:「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而走到二樓一入眼簾的是吳燦政的作品《漫遊者004那些作為建築基準的雷射水平線,這幾乎就是直白地將展覽破題。

在這樣的破題後,觀眾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閱讀過程,例如廖建忠的《32》延續他在毓繡美術館的個展針對「現場」的空間裝置,真/假之間討論的是功能的存在與否,剛好是可以與袁廣鳴的《日常演習》相對應,都市的功能在判準暫時的游移後,作為判準的人將容身何處?而何孟娟作品《魏斯貝絲計畫》與賈茜茹的《物品命名計畫》顯示兩種觀察路徑,前者一方面呈現藝術家房間內部鉅細靡遺的細節,過度的細節提供大量的刺點,讓觀眾面對資深藝術家們隱藏在作品後的累積,但是承接這一切的空間本身就是個藝術聚落,處在曼哈頓這個昂貴的區域裡,這個藝術聚落又是如何承接?相對於此,賈茜茹則是在現場與觀眾共同建立一個房間,私密的、瑣碎的相互指名,此外,兩位女性藝術家的空間感回應到都市的基本元素,也就是私密的房間,也回應了Andreas Gursky的《東京》和徐道獲的《羅賓漢花園,伍爾莫爾街,倫敦E14 0HG》。

整體而言該展沒有深奧的哲學詞彙,也沒有讓作品淪為展覽論述的文本或註解,對每個生活在都市裡的現代人來說,或者說對於每個被現代都市塑造出來的現代人來說,這樣的觀展經驗或許不是理解與否,而是能夠增添些許共感。

 

相關評論

「殘山剩水」── 零光片羽的城市景觀 --- 莊棨惟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