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2022年在策展實踐和論述方面,呈現繁多的方法和路徑,從時間斷代、地方文史或熱門社會議題切入皆有,相當熾盛蓬勃。在引發情感和建構智識上,有兩個以海洋文化為主題特別突出,啟發觀者關於地緣政治的想像和思維,並開啟作品之間的多層次對話。其一為國立臺灣美術館黃舒屏策劃的《逐鹿之海—物流、人流、海流》,具體而微地勾勒海洋經貿史的脈絡,表述台灣位在多重政經力量壓迫和形塑的交叉點。楊茂林、許家維、陳界仁、盧昱瑞、林冠名、以及印尼雙人組伊旺‧安米特與蒂塔‧薩利娜的作品,詮釋大航海時代和新自由主義的全球化社會和權力關係。在帶有批判又詩意的觀點張弛中,從物的貿易網絡、底層勞工的抵制串連、到離散移工的自述,描述島嶼豐富的海洋性格。其二為鳳甲美術館和本事藝術展出高森信男策劃的《海洋與詮釋者》,顯示累積數年的跨國實地考察和藝術圈連結,透過亞洲和泛非洲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交織亞洲和非洲殖民史滲透的文化表述。此展搭建起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區相互凝視和詮釋的渠道,聚焦姚瑞中、鄭鴻展、張恩滿、符方俊、王虹凱、莫奴、區秀詒等藝術家所測繪的泛非世界,探究有關全球南方的現代性處境和文化差異中的接觸互動。
另一項值得關注的藝術表現,是從動物視角回望人類世,從跨越物種的感知去思考人性和自然的關係。張徐展的《複眼叢林》和蔡咅璟的《三羽》皆以非人的觀點擬造動人的敘事,以材質的精熟運用注入角色的個性魂魄。張徐展拓展紙偶動畫和裝置藝術的框架,發揮紙質的紋理、韌性、皺摺、色澤,塑造富有巧智心緒的動物演員。他在陰森懸疑的劇場氛圍中,訴說動物生存挑戰和搏鬥的故事,折射肉身變形和靈魂重生的人性渴望,傳達獨特的生命哲學。蔡咅璟延伸動物的神話和傳說,揉合生態學和神秘學的知識領域,構築鳥類和人類的溝通儀式和理想共同體。他鑿掘聽覺、視覺和觸覺的聯通感官,貼近台灣山麻雀、藍孔雀、大赤啄木鳥的生命軌跡,以輕盈又深刻的方式,權衡山林保育和經濟開發的衝突矛盾,象徵性地復原和守護動物的棲息地。
若田野調查是製作當代藝術過程頗常見的一環,那麼如何開創藝術語彙轉譯素材,則是更大的美學試驗。我們在羅懿君的《黑.金.白》和羅晟文的《Matter of Scale》,看到藝術家不僅投入有關農業經濟的踏查,更發揮媒材調度能力和獨到的美學詮釋,將關乎環境永續和人體健康的農業課題,翻轉為蘊含知性和感性深度的佳作,堪稱2022年值得銘記和反芻的展覽。
相關評論
島嶼有異音.爆炸中躍進 ─ 2022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龔卓軍
沒有名字的OO(在地球安棲)──伊日藝術「三羽──蔡咅璟個展」 --- 張晴文
弱勢的堅韌.衝動的睿智:分裂仔在《熱帶複眼》中的影像疆域抗爭 --- 龔卓軍
交錯的水路和視線──《逐鹿之海:物流、人流、海流》 --- 曾少千
肉色的祭壇與變形的鏡子,從「複眼叢林」談張徐展的創作 --- 莊棨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