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術動態 / 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
收藏本頁
分享 | 瀏覽數: 2472

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

主辦人/單位: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活動類別: 展覽

首次展演日期: 2018-11-10    結束展演日期: 2019-01-27

活動地點: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關於展演:

地點_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圖書館展演空間、中正堂展演空間、新辦公大樓、戰情大樓
開放時間_每週二至週日 10:00-18:00,週一休館不開放。
展覽官網_https://rebase.clab.org.tw/

策展人_王俊傑 Wang Jun-Jieh
助理策展人_葉人瑜 Ye Ren-Yu

參展藝術家_
鄭淑麗 Shu Lea Cheang + 馬修.富勒Matthew Fuller
陳志建 Chen Chih-Chien
陳慧嶠 Chen Hui-Chiao
周曼農 Chou Man-Nung
明日和合製作所 Co-coism
鄧堯鴻 Deng Yau-Horng
夏宇 Hsia Yu
高重黎 Kao Chung-Li
肯.瑞納多 Ken Rinaldo
吳其育 Wu Chi-Yu
張英海重工業 YOUNG-HAE CHANG HEAVY INDUSTRIES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簡稱「文化實驗場」)場域前身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二戰後輾轉成為「國防部空軍總司令部」,而今以新生的當代文化實驗場型態向大眾開放。在2018年8月18日正式宣告啟動之後,秉持著「創新」為核心理念與行動指標、打造創新實驗平台的概念,於11月10日推出展覽「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Re-Base: When Experiments Become Attitude)。

展覽由王俊傑擔任策展人,試圖探論在當代標準化機制的制約下,「實驗」的意義及可能。隨著舊空軍總部成為遺址,其基地功能的轉換,在被穿透的歷史與打開的圍牆之後,終究需要回到基地內部重塑其空間的文化意義,作為探討由歷史還原而來的新生當代文化實驗場域。因此,展覽扣合被展開的舊空間及再構成的新空間,讓重生的基地成為對話平台,藉由再基地化的凝聚性打破空間的既定功能,形成彼此交織的網絡。

本展挪用1969年傳奇展覽《活在你的腦子裡:當態度成為形式》(Live in Your Head: When Attitudes Become Form)之概念,策展人哈洛.史澤曼(Harald Szeemann)將60年代的後低限主義、貧窮藝術、地景藝術與觀念藝術等新趨勢置入傳統美術館白盒子空間中,其所引發的混亂美學衝擊,激發了西方當代藝術開放概念的重要轉折。「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企圖將計畫核心放回場域自身,從禁閉軍事重地轉變為開放文化空間的過程;展覽也提問了藝術及思想作為建構當代文明與身分的本質,一種對未來不確定,但卻充滿自信與鍥而不捨的必要精神。

展覽邀請:鄭淑麗+馬修・富勒(Mathew Fuller)、陳志建、陳慧嶠、周曼農、明日和合製作所、鄧堯鴻、夏宇、高重黎、肯・瑞納多(Ken Rinaldo)、吳其育、張英海重工業(YOUNG-HAE CHANG HEAVY INDUSTRIES),共11位/組來自視覺、觀念、表演、文學、新媒體等不同世代跨領域藝術家,他們都具備了某種不合時宜但卻堅持探索與開創當代可能的特性。全部作品以委託限地製作的方式,呈現藝術家們的全新提案,透過空間裝置、邀請合作、表演、民眾參與及論壇……等大量多元性介入。當我們思考藝術與文明或歷史建構議題的同時,其延伸出的日常環境、空間、行為與生活等命題,是否有意識地進行文明的改變或再創造?當實驗成為態度,亦就是宣告我們開放與自由地回到自身環境的探討,還有源源不絕的批判與創造動能。

  

相關評論

「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的觀看之道: 速論高重黎、吳其育的複合影像裝置 --- 孫松榮

此恨眠眠無絕期:當《Sleep79》藝術計畫設定為休眠模式 --- 孫松榮

2018年度觀察報告─藝術與區域發展及柔性轉型正義的密切關係 --- 黃海鳴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
展演資訊搜尋

AR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