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歷史的回訪與內心景觀──談南美館「島嶼生活與地景」
分享 | 瀏覽數: 1218

歷史的回訪與內心景觀──談南美館「島嶼生活與地景」

Author: 莊棨惟, 2020年05月12日 01時34分

評論的展演: 島嶼生活與地景:檳榔、香蕉、甘蔗、椰子樹

台南市美術館在其一館推出「島嶼生活與地景:椰子樹、香蕉、甘蔗、檳榔」特展,意圖透過這四種台灣現今十分常見的作物,帶出植物背後所代表的歷史意涵、經濟效應、文化背景、熱帶景觀,以及在當代的意義中,我們如何形塑景觀,又或者如何從這些植物中看到當代社會的精神性,試圖連結常民文化與台灣當代藝術的精神關聯。
 
台灣過去書寫的歷史多是由殖民者所建立起來的,並往往帶有凝視與對他者的想像,地景的建構,也往往基於這樣的想像而進行延續。這可以表現在對南洋異國的想像,所以情有獨鍾著婆娑的的椰林大道,也可以是源於經濟需求所廣植的甘蔗與香蕉。檳榔,則是唯一少數可以從南島文明中、從原住民社會裡,傳進當代漢人社會的作物,並持續地成為重要的經濟作物,抑或是台灣人精神上、肉體上的寄託或自我詮釋的路徑。然而,在這個展覽中,我們要談的不只是歷史,也要談其被翻轉的意義或可供錯讀的可能,我們要談的是經過這百年時光後,我們的生活地景、我們的精神情懷與這些作物的關係。又或者,這個展覽要重新解釋的是,我們怎麼去看待這些草根的、農村的、熱帶的元素,作為一個台灣人或是生活在這個島嶼的人,我們如何以不同的眼光去看待這樣的地景與我們生活的關聯,我們如何正視並將自我代入其中。
 
展覽主要分成三個部分,一個是以策展主論述為題的展覽,基本上以一個房間、一個藝術家,分別作為一種核心論述。第二部分與第三部分則是分別以「逆境中的植物」和「藝術家的心靈地誌」為子標題,並展出關聯的藝術作品。其中,李若玫的《剩餘的風景》,以其特殊的質材,梳理調和了整體展覽的調性,冷壓水彩紙柔軟的材質,以及利用炭精筆跟透明漆創造出特殊的金屬質感,以一種冷靜又堅毅的口吻化身為展場中不可忽略的影子,如同靜謐的剪影在純白展間中無聲又強硬地證明自身存在。
 

李若玫《剩餘的風景》 

但同時,我似乎能將她的作品以看待羅懿君作品的方式去理解。對於過去或是時空的執著與迷戀,不斷地去翻膜、剪影,再連結到這系列作品的標題─《剩餘的風景》,長達數年的持續創作,似乎是一種對於「遺留下來」的堅持,不斷地取樣與如何製作標本一樣地雕塑著,嘗試將某個時空或情緒凝滯下來,帶著濃厚手工感的創作,竟像卡繆所描述的薛西弗斯一樣,空無著卻感到充實而幸福。
 

 羅懿君《海之味》

羅懿君的作品我個人十分喜歡,藝術家利用人類學訪談的精神與行動,將這些移工們的臉譜以及其生活景象,用香蕉皮與生漆所組成的剪影去描繪他們的生命經驗,漂浮於空中,既是形成一巨大不可忽視的群像,又隱喻地點出他們的困境,如同失根的浮影成為台灣社會中被忽視的一大群體。藝術家選擇用香蕉作為材料,除了提示這些東南亞移工對台灣經濟支持的不可或缺,對照著過去香蕉是台灣經濟的重要角色,也利用香蕉所生長的背景,借指這些移工們的存在就像是我們想像中的東南亞熱帶地景。除此之外,藝術家運用生漆,使得他們在台灣所貢獻的青春時光,如同被打磨的漆器一樣,固著在他們所居留的台灣時空中。除此之外,我隱約覺得以木刻版畫的形式去創作這些剪影,也代表著一種控訴,就像是在歷史脈絡中常常作為批判與政治宣傳的工具,作為最低成本的控訴工具,木刻版畫與剪紙,剪進台灣的社會脈絡中,也刻印在台灣的歷史之上。

 陳穎亭的〈鐵鏽物件─糖廠〉

陳穎亭的作品,則是將過去糖廠的機具零件,用甘蔗渣的手工紙去翻模雕塑,對稱性地在展場中一面排開,從材質再到其被創造出來的意義,強烈對比下巧妙地回訪歷史以及翻轉物件的存在價值。對我而言,是與上一個展間的曹淳產生呼應的,皆是透過人為的介入嘗試重新詮釋歷史價值在當代社會的意義,而我們該如何看待及處理這些歷史的遺留與文化脈絡,與之共處、共生。曹淳的作品為這個展覽帶來一些有機的調性,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了製酒的程序,以行動去探討這個產業,若是抽離了過去的歷史環境與經濟需求的背景,在當代的語境下能帶來什麼意義。也讓這個具有歷史脈絡的回望檢視,透過藝術家的再介入,而能有著新的理解跟訴說的動能在其中。
 
下一個展場,是以多位藝術家的作品去闡述「逆境中的植物」這個子題。其中,檳榔作為最具爭議性卻也最成功地在歷史定位中轉變角色,從早期原住民社會的必需品,滲透進當代社會的經濟體系與常民生活中,從原住民文化中重要的儀式象徵,轉變成與底層社會接攏卻具有負面形象的矛盾個性。黃庭輔的〈黃屋手記〉是在2006年所拍攝的紀錄片,其重要的價值是,或許現今我們已經再也找不到這樣的題材或是檳榔西施的背景去拍攝了。影片透過檳榔西施的自述與藝術家長期的跟拍,冷靜地用黑白畫面去剖析,生命或是青春是如何困在那小小空間中努力地伸展姿態,販賣檳榔作為提神物的西施,依賴著海洛因使自己成為能夠持續提神他人的景觀。檳榔早已經不是影片的重點了,長達53分鐘的影片,觀眾們看到的是平凡瑣碎、是慾望流橫、是滄桑寂寥、是黑白人生。
 
儘管以逆境為題,除了提及了這些作物所代表的殖民性、經濟價值上的剝削歷史,又或者是異文化所帶來的景觀想像。另一方面,也是想談論在這樣的時代歷史背景下,生活在島嶼上的人們與植物們相依相附的共生關係。由許淑真和盧建銘創作的「台灣本島系列」,利用版畫及如同手繪標本的呈現,結合了生態考察與人類學民族誌的實踐,去採集研究台灣北海岸石門鄉的海灘植物、生長在台北都會地區的「都市逆境植物」,和阿美族部落生長的河岸菜園植物,為這些植物們編寫相關的故事、典故與特性。乍看之下好像只是在呈現出植物的採集標本,但回到這區的策展理念來說,人們如何在逆境中生存,而人們又是如何仰賴著這些逆境中生存的植物,兩個主體漸漸地融為一體而無法分割。
 

 伊誕‧巴瓦瓦隆〈山上的風很香〉

下一個展區的子標題為「藝術家的心靈地誌」,是將這些過去歷史中被賦予各種意義的植物,將詮釋權交回給藝術家手中,欣賞著藝術家以物抒情的創作,並看著他們如何在這些四處可見的植物中、地景裡,尋覓著理想中的「心靈地景」。創作的動機,並不只是在描繪植物的本身,同時也是在書寫關於自己的日誌,或是回歸到生命中、文化裡,以及個人經驗的精神感受。伊誕‧巴瓦瓦隆的巨幅長形版畫,就用極深的力道與色彩,將排灣族與文化精神象徵的百合花刻劃成風,流動的線條彷彿在展場吹起山風,也使觀者不自禁地掉入藝術家的懷鄉之情。
 

林書楷 〈陽台城市文明圖鑑系列─植入城市風景〉

林書楷則為了台南美術館此展現地創作,並為展覽帶入了有機的想像性以及人的溫度,藝術家自2014年的《陽台城市文明語錄 》開始從事這一系列的創作,並結合在2018年忠泰美術館發表的〈陽台城市文明──積木城市語錄〉作品,〈陽台城市文明圖鑑系列─植入城市風景〉根由於藝術家對城市地景一直以來的想像與關懷、並執著地欲求去描繪空間的變動與虛幻的調性。結合了本次展覽的調性,他在牆上擺出了一幅幅如同植物、又如同積木一般的原始叢林,又如同介於有機和無機之間的巨大城市群像。藝術家以植物速寫的手法,將自己對於安棲的想像,以植物舒展的葉絡將空間延伸出去,形成一座座作為生態聯結的想像城市,從他的積木再到纖細的植物紋理,最後作為一幅幅帶著期許的城市風景。
 
最後,我個人是十分肯定南美館在策展選擇上對於「南方」的發掘,以及作為亞熱帶與熱帶間,從歷史地景到當代的城市景觀、常民生活,可以看出南美館嘗試做出有別於台灣各地不同的展覽風格與切題,以及其企圖心。展覽最後其實要關注的是「人的狀態」,雖然看似在談歷史、談植物、談經濟貿易、談殖民體制,但實際上,透過這些理論與物件的延伸,展覽其實在談這些處在島嶼上的族群、群體,以及每個生命個體。值得一提,本此的展覽設計十分大膽且風格獨具,雖然偶爾閱讀不易但值得為公部門的大膽創新稱許。唯一的可惜是,日文的使用以及意圖討論日本殖民史的企圖,以及主論述與子題目的理解斷裂,容易使觀眾迷失在堂皇的語言中。而這一再提及的四種作物,在展場中所被呈現的力道也不夠平均,使得觀展心得到最後無法自圓其說,有些可惜。

相關評論

用農作風景建構的符號體系(一)島嶼生活與地景:檳榔、甘蔗、香蕉、椰子樹 --- 吳介祥

用農作風景建構的符號體系(二)島嶼生活與地景:檳榔、甘蔗、香蕉、椰子樹 --- 吳介祥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