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白斐嵐 / 看不見的,才是真正重要的──動見体劇團《病號》
分享 | 瀏覽數: 2185

看不見的,才是真正重要的──動見体劇團《病號》

白斐嵐 | 發表時間:2018/04/14 20:57 | 最後修訂時間:2018/04/17 13:16

評論的展演: 動見体劇團《病號》

圖版提供|動見体  攝影|唐健哲

聖修伯里曾藉小王子之口說:「真正重要的事,是無法用眼睛看見的。」換到動見体劇團探討當代社會網絡成癮與人際疏離之作《病號》中,恰好像是這句話的倒裝:「(在舞台上)看不到的,才是真正重要的。」我們看見的是九名角色,以彼此相對應的關係存在著,在各自生活中偶有交會,但所有對話之焦點,甚至是全劇之主題,全都圍繞著我們看不見的,自殺未遂、跳樓昏迷的「弟弟」,與另一家插管急救的「父親」。

其實,在舞台上被消失的,不只是這兩個角色而已,還有更重要的──所有人的名字。沒有了名字的人們會是什麼樣子?在開場序曲段落,我們還未認識角色時,演員就已一一點出了各種名字存在或不在的可能性。直到角色出場,他們沒有名字,只有職位、特徵或人際/親屬關係,被簡化為關鍵字而已:照顧昏迷患者的護理師、護理師癱瘓的跳水選手弟弟,昏迷者的哥哥與昏迷者的同事、女友,失蹤的哥哥,嫂嫂與小姑。偶爾,他們會用假名在網路上與彼此聯繫,以筆名寫作;還有更多時候,當場上兩名角色對話時(每次也總只有兩人在對話),眾人如影隨形地潛伏於床上桌底或椅子間各角落,就像是網路上沒有名字、沒有身分的群眾,袖手旁觀著他人的人生,隨時抓住機會以幾句制式的、無意義的、惡毒的、不相干的話表示參與。

作為個體的匿名角色,與個人集結的匿名群體,成了劇中某種對照。角色彼此雖有著各種關係之連結,卻對各自生活知之甚少。事實上,除了賣氣球的哥哥(失蹤的哥哥,李明哲飾)一角滔滔不絕地說著似真似假的自身故事,其餘角色的對話中沒有「我」,只聽得見關於那缺席者的多方投射(「你記得/知道的他如何如何…」)。相較之下,匿名群眾卻躲在看不見的地方,得以如此輕易地介入、評論他人的生活。在某些時刻,群眾甚至成了缺席者「病症」之化身──他們時而賴在地上,依附著桌子椅子,時而躁動狂奔,正像是心理諮商師(施宣卉飾)所診斷的「躁鬱症」。唯一不變的是,他們手中都緊緊抓著手機(黑暗中透著光的手機,成為劇中極為強烈之視覺意象,且大幅運用於燈光設計中),像是老父親賴以維生的生命儀器。反過來說,自然也可解釋為那不在場的主角,昏迷、插管(再加上由高華麗飾演的癱瘓跳水選手),其身體上的病症正是在網路世界中麻痺、沉淪的群體,所有的高昂,都成了如氣球般可輕易被戳破的假象。

然而,網路、匿名、群眾暴力、空虛、疏離──這些議題儘管切身,卻不免令人擔心病因診斷是否過於理所當然。劇中唯一說著自身故事的失蹤/賣氣球哥哥,成了一個功能性的角色:他羨慕著妹妹(江寶琳飾)環遊世界的人生,離家出走後四處帶著氣球以倫敦、巴黎、羅馬等虛幻網路定位打卡;同時,他又拿著手機拍攝路人不為人知的畫面,斷章取義,上傳網路讓不明就裡的人躲在假名/匿名背後批判,發洩酸言酸語。但這兩者之間究竟有何關聯,非得在同一人身上實現?若說賣氣球是為隱喻眾人沉淪之心理處境,偷拍之動機倒顯得牽強,反像硬要以「人言可畏」為弟弟為何自殺給出一個敘事的完結。於是,跳樓自殺的弟弟成了劇中唯一的受害者,加害者則是為世界帶來疏離、匿名暴力的網路,如林子恆飾演的哥哥一句「是這個世界容納不下這麼誠懇的人」。只是,我們既然對弟弟一無所知,又如何能感受到弟弟那「有別於病入膏肓的世界」之誠懇?


圖版提供|動見体  攝影|唐健哲

此外,匿名難道就一定代表著虛假,而疏離、群眾暴力的病徵,是否全來自網路世界?林子恆飾的哥哥以筆名寫作,讓我頓時想起在舊時代,有許多女作家為了得到更多機會,而改用男子名創作。沒有名字,真這麼可怕嗎?對有些人來說,化名/匿名才是自由,名字代表著來自性別、階級、身分的囚籠。而早在手機問世以前,疏離與群眾暴力早已是眾多藝術創作挖掘的主題,每一次的新科技發明,只是再次加深如此焦慮。疏離、匿名、群眾暴力,都各自有其超越網路歷史的深厚脈絡,一旦在舞台上被過度簡化為唯一的加害者,將弟弟推下樓,讓眾人沉迷其中,挺不起身,抬不起頭,即使場上表演本身的確深刻地捕捉了瀰漫整個社會的集體狀態,但如此一分為二,非黑即白,將所有過錯都推給匿名網路,這是否也落入劇中欲批判(或警醒)的,鄉民網友純抒發卻不需深究的險境呢?

相較於貫串全劇那無以名狀卻又真實存在的躁鬱、焦慮,《病號》的結局卻有著完全不同的調性。在劇末「沸騰激昂」(借用演後座談某位觀眾相當精準的描繪)的肢體段落後,舞台籠罩在明亮燈光與昇華樂音中收尾。這樣的選擇著實令我感到困惑。特別是音樂,在此刻出現的抒情旋律,象徵著濃厚的盼望,像是某種不知從何而來的精神救贖。只不過在此之前,卻未曾出現過類似情感暗示或鋪陳,在此刻反如看不見的Deus Ex Machina般空降,一廂情願地成為眾人的拯救。隨著音樂越發沸騰激昂,逐步向上攀升,最終是否也會像抓著氣球升空的人們一樣,重重摔下?

圖版提供|動見体  攝影|唐健哲

相關評論

當每個人都掛上了《病號》 [特約評論人] 邱誌勇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