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黃海鳴 / 遮蔽痕跡的痕跡或遮蔽眾聲的堆積─內湖藝術計畫藝廊《痕跡:吳怡蒨個展》的觀看與閱讀
分享 | 瀏覽數: 1921

遮蔽痕跡的痕跡或遮蔽眾聲的堆積─內湖藝術計畫藝廊《痕跡:吳怡蒨個展》的觀看與閱讀

黃海鳴 | 發表時間:2017/03/02 12:20 | 最後修訂時間:2017/03/02 12:28

評論的展演: 藝術計畫《痕跡:吳怡蒨個展》

前言:   

     自從去年底大內藝術節之後,開始較密集地觀察這裡的藝廊群聚,最近看了双方藝廊的薩燦如個展、藝術計畫藝廊吳怡蒨的個展,以及耿畫廊姚瑞中的個展。先從較小的《痕跡:吳怡蒨個展》開始。

     剛進門會給人覺得這只是一個較簡單、比較注重形式與構成,甚至連行為也較形式與構成的展覽。但它並不簡單,裡面包含極為不同甚至是衝突的形式與觀點,而那些極為形式及構成的部分,正好作為欲蓋彌彰的藝術手段。

 

外部的展場

一些模擬的材料與行為:

    她經常使用像水泥一樣的灰色顏料,裡面好像滲雜沙子、斑剝油漆碎片的顏料,但卻用很均勻的速度及壓力,一筆一筆上色,幾乎不帶情緒,也不管那些不均勻的混合物將會在一筆一筆接觸重疊位置會留下怎樣的效果,我認為這是有意思的細節。

    那些奇特但也常見的混合物,正是在有點粉化的混凝土,或是已經上過層層油漆、油漆又逐漸剝落的混凝土表面上,再刷塗上一層黏稠的水泥漆時常會碰到的狀況:必然會很快磨禿畫筆或刷子,並且在一邊塗刷漆料的時候,會將牆壁上留下來的沙子、粉塵以及剝落的油漆碎片等,一起混合到漆料之中。另外,那隻逐漸磨禿而越來越沒有彈性,越來越沒有吸含漆料能力的筆或刷子,也會造成不均勻的顏料物質的堆積以及刮除。   

     她的作品很難拍照,因為照相機幾乎無法避過畫面到處反光的問題,好像那是故意的肌理表現。反光的原因當然是因為畫布表面有明顯的突出以及粗糙顆粒,以及不均勻的顏料中又加了很多亞麻仁油或亮光油。也許這個細節也值得討論一下:早期為了家裡的小油漆工程而買的小罐廉價油漆,裡面總是油與漆分離,使用後總有不均勻、遮蓋力不好,反光太強、油與漆分離、容易乾裂的現象。這裡面呈現了某些克難的時代、產品品質不好的時代痕跡。

    不用說到非常高級的清水模混凝土的工程營造技術,現在一般建築的混凝土的表面已經非常均勻平整。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早期的模板是一片一片不太規則的木板所釘成的,它的尺寸也沒有那麼的精準、木板間的縫隙也不太均勻。 如果用久了上面留有沒有清理乾淨的水泥塊,更會讓灌出來的混凝土表面非常不規則。她的作品中就有非常明顯的這類的痕跡。

    在還沒有開始真正談她的作品的形式、內容、涵義之前,就應該注意到這些有趣的細節眉角。也許應該說,形式、內容、涵義的工程,早在材料的選擇、 畫面基底的選擇、塗刷方式的選擇的同時就已經開始了。  

     這個展覽有兩個展間,在外面的展間,我首先碰到作品,讓我感興趣的是上面這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而在後面的展場,我看到了她後來又發展出另一種不同基底材質材料。像百葉窗、像裂開的木板、像書本、像克難的用各種回收物質所拼製、貼裱的老牆牆壁。那些縫隙之間承載了不知哪一個時期、哪一個家庭,那些成員的生存之道,以及不為外人知的故事。

   實際上,在前面的展場中,有一些掛在一起的色彩斑爛、肌理豐富的小型畫,比較像是我們常見的被不斷地重刷不同的廉價油漆而造成的門窗的趣味,應該是更早的作品。有些塗料筆觸還很新鮮,油光光、潑辣辣。有些顯得黯淡,堆疊乾裂的油漆,已經像是灰霧霧的土塊。裡面有一些細節是值得注意的:在一些平行的深色顏料縫隙後面,似乎露出了溫暖的光線。我們會不斷回到這個殘破的舊社區的老舊窗戶縫隙背後的殘像。


圖版提供|黃海鳴

    這很像橋底下、傳統垃圾市場旁邊的混凝土牆壁上,因為先前上面被畫滿、貼滿了各種廣告,各種美化的圖樣,而變得越來越亂、越來越髒時的一種粗糙的淨化手段,用自以為顏色類似的水泥漆蓋上去,後面的圖文還是隱約可見。


圖版提供|黃海鳴

     這件作品讓我想起Klee的作品,也會想起都市中矮舊樓房拆掉要蓋新大樓之間常見的特異景象。在已經剝除了所有外加物的不規則紅磚牆或是粗糙的混凝土牆上,總會留下樓層分界的痕跡、早期的很陡的木頭樓梯的痕跡、室內隔間造成的痕跡,特別是有貼磁磚的浴室、廚房等的痕跡,因為磁磚緊緊地與牆壁合為一而被幸運地留了下來。但這種隱約可見的家庭史殘頁,很快就會被接下來的堅固均質無感的牆壁完全的遮蓋封死、永不見天日。借用Klee的作品,是想強調:她的作品雖然貌似Klee很抒情的抽象繪畫,或其他很低限的抽象藝術,但是在筆觸、顏料堆疊,以及縫隙間,隱藏的卻是很台灣的就得以及新的城市經驗。

 

內部的展場

欲蓋彌彰的城市建築內部

    前面的作品比較是一種人與真實空機,物件的關係,而後面的作品比較是人與建築聚落或是城市的關係,當然這是需要經過類模型化的中介手法。前面更強調直觀,身體的參與,而後面的這些作品是一種更為整體的觀照,反思的成分更高,雖然她一貫地都讓作品呈現一種形式、材料的單純的美感。


圖版提供|黃海鳴

    這些作品的肌理很像手工紙+藝術手工書的質感,但是我們可以換另一種的角度、另一種尺寸來看。首先,它其實更像因長久未看、未翻而黏住的舊書,剪貼簿,或是日記。會把剪貼簿和日記綁在一起,是因為剪貼簿雖然不是自己寫的,但因為假他人之筆,而有更多機會投射自己的情感、慾望、憤怒、壓抑。裡面的文字、圖案應該有不少來自時尚雜誌。就材料質感而言,除了像雜誌的堆疊之外,也像油漆彩繪廣告看板或是廣告牆上的脫落斑剝碎片、以及不均勻地蓋在上面的塑膠漆,水泥漆等等。老實說,這個時候已經不光是居家的經驗,而是潮濕、空氣汙染、視覺汙染嚴重的整體台灣城市意象。回想一下,我們的街道兩邊的牆壁上有多少不斷改變的招牌、圖樣、文字?以及它們背後的陳舊的粗糙的牆壁、被鐵窗或整個封住的窗戶?我們只知道那家店面賣的東西,但是裡面或是上面居住的人的生活,我們是全然不知的,至少是和廣告看板上的生活模式是不同的。大該要等到舊屋拆除改建之間的短暫瞬間,透過撕開的殘頁,才能瞥見一些真實的痕跡。

小結:

    回頭看吳怡蒨個展的文字介紹,基本上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前半部提到她的創作行為,是「將視覺經驗轉化成畫布上相互交疊的油彩」。也提到她的創作過程就像是一種心靈的修行,「其修行過程則是筆墨之間的反覆勞動,每一筆紀錄者身體與心境的變化」。對於這樣的說明,同意其中的一部份。對於藝術家本身,當然可以說那是她個人修行的身體心理的痕跡。但是當從整個展覽來看的時候,這些線條筆觸卻有著非常高的壓抑性,不光是必須遵守既定計畫測底執行。就它的實際的效果,就像是要將所有外面世界的真實與醜陋都冷血地遮蔽起來。

     後半部著重的是城市角落的「歲月的痕跡不斷地堆疊出城市當今的樣貌」, 以及「嘗試廣告紙的多媒材拼貼,這些廣稿紙來自各式傳單、小廣告、雜誌等,堆疊等待回收如同一座微型建築物。」展覽論述寫得有點客氣了。

    由於牆面由具有不太均勻的縫隙的條狀材料所構成,條狀材料上不均勻地塗上厚厚的白色顏料幾乎要將縫隙塞住。但是只需靠近看,或是蹲下來看,就能發現像百葉窗的縫隙之間隱約可見的城市商業街道上的各種元素,或是類似平凡家庭各種可能的日常的或私密對話內容。

    就整體看,這些白色顏料讓整個像城市建築聚落的結構,泛白、褪色、缺乏生氣,就像白化的珊瑚礁生態聚落。這個時候,塗在外面的這些顏料,不再是一種個人修行的過程,而是與包覆在內部不見天日的日常生活,共同形成某種逐漸萎縮、喪失差異的創造能量的生態聚落。假如,從外表它還不算難看,並且還相當整齊,透過建商及流行大眾傳媒的全球化景觀,它已經成為牆裡牆外完全不相干的虛假城市。我似乎聽到規格化的城市建築的無數窗口所透出來的微弱的相同或是不同的聲音。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