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李俊賢 / 關於土地和木麻黃的迷戀 ──國土計畫‧高興個展 [不高興不展] / 台南歸仁文化中心
分享 | 瀏覽數: 1909

關於土地和木麻黃的迷戀 ──國土計畫‧高興個展 [不高興不展] / 台南歸仁文化中心

李俊賢

「木麻黃」雖然不是台灣原生種,因為很具有移民性格,非常刻苦耐勞,尤其能適應艱困環境,很多樹木都長不好的環境,「木麻黃」則長的若無其事、欣欣向榮,尤其是在土壤貧瘠風又很大的海邊,還好有「木麻黃」,才可以製造一點沙漠綠洲的感覺。

「木麻黃」在台灣,幾乎已經是海岸風景的一部分,而台灣藝術家很多到海邊寫生,看到「木麻黃」立刻閃一邊,好像「木麻黃」完全不存在,可能梵谷、高更都沒有畫過「木麻黃」,使台灣藝術家面對「木麻黃」的時候,變的完全不知所措,就只好選擇放棄。

作為在台灣已有百年歷史的「木麻黃」,很多台灣藝術家面對它又選擇放棄它,還好,偶而還是有一些勇敢面對現實的藝術家,以這種一般人習以為常的樹木為創作題材,例如台北的李坤和、台南的黃才松和高雄的高興等。

高興的「木麻黃」以炭筆描繪為主,在畫完炭筆部分之後,再塗上顏色。由於炭筆很能製造模糊效果,正好可以表現「木麻黃」樹葉有點透光又不太透光的情形,用來畫「木麻黃」的葉子,可說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至於高興上顏色的部分,則是在畫海邊濕地,濕地通常是一片混沌,海水和陸地界線不會很清楚,又有海水潮汐的作用,本來就不清楚的就更不清楚了。而就像濕地是蘊釀、培育很多生物的溫床,濕地,即使一般都有些混亂、甚至骯髒,對於有FU的藝術家,則可以從濕地看到豐富的可能,因此,描繪濕地,高興看出豐富色彩、紋理,本來是海角天崖很少人會去的濕地,變成像「香格里拉」一樣有點詩情畫意。

濕地上的「木麻黃」,那不是偷渡客、走私客之類人的逗留空間嗎?坐在左岸喝咖啡的藝術家一般是不會去那裏的。一個藝術家跑到「木麻黃」濕地,不是心情鬱悶又不想被人知道,跑到無人的海邊「消透」;就是因為對土地、海洋的依戀:在「木麻黃」樹林中低迴、傾聽、嗅聞,水和土混雜的,海洋和土地融合的一切,在其中,點點滴滴,輕輕慢慢的,完成「台灣版」的「天人合一」 [ 中國版的「天人合一」必須跑到華山或廬山 ],每到那時候,對土地的嚮往和現場情境完全契合,身體和土地融合,感覺幾乎是靈光乍現般的特爽。

就這樣,高興踏著濕地濕軟的土地,聽著海風吹動「木麻黃」針葉的唏嗄聲,還有陣陣有鹹腥的海味,陽光透過擺動的「木麻黃」針葉,忽明忽滅,那樣如幻若真情境,令人心嚮往之,沒有表達出來,就辜負藝術家的身分了。所以,高興就一再前進「木麻黃」濕地,畫了很多「木麻黃」濕地。

高興的「國土計畫‧高興個展」在台南歸仁「文化中心」展出,也算是藝術家對在地鄉親的貢獻,而歸仁鄉親也給他很熱烈的回應,因為,即使畫的是「木麻黃」濕地,不是玫瑰園、後花園,還是給它貼了很多紅點。

【註1】這個展覽,同時展出高興這幾年到各地收集的泥土,每個地方的泥土都不一樣,越都會區的泥土越粗礫,越鄉野區的泥土越柔軟。

【註2】高興本名劉高興,高興為藝名。

圖說1:高興畫的「木麻黃」濕地。

圖說2:同時展出的泥土。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