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吳介祥 / 現成物2.0_黃鈿翔「住商:以台灣美術社為例」
分享 | 瀏覽數: 2303

現成物2.0_黃鈿翔「住商:以台灣美術社為例」

吳介祥 | 發表時間:2019/10/28 01:12 | 最後修訂時間:2019/10/29 14:22

評論的展演: 住商:以台灣美術社為例 |黃鈿翔個展

地點:絕對空間/展期:至11月24日

  黃鈿翔在台南絕對空間的展「住商:以台灣美術社為例」,有兩個議題,一是台灣常見的住商合一的商業空間,一是美術社的興衰與轉型。在與巷內與鄰里緊密的絕對空間展出,給了藝術空間內的生活空間內的商業空間一個「多層感」。

  住商合一的空間是大家的經驗和記憶,它的比例逐漸降低,跟商業與隱私空間區分的意識普遍化有關,但更關鍵的因素,應該是資金結構的因素:包含商業空間所有權轉移、租金和店面效益比、連鎖化經濟和交易網路化等變化。而美術社是台灣好幾代的藝術界的生活圈,從進入畫室準備考試開始,到相關科系各種課程需要的消耗性材料和各式工具,顏料、鉛筆、針筆、麥克筆、各號數水彩筆、各動物毛筆、廣告顏料、畫布、畫架、石膏像、調色盤、木製畫箱、釘槍、製圖工具組,到駐店裱畫師和裝裱台,是美術相關科系學生和專業者的全套補給站。跟美術社很熟又很近的科系,可以請他們送貨到府、可以賒帳、可以打探八卦、願意頃聽傷心事、很有義氣的開到半夜等著還在佈展的藝術家等。我個人還體驗過老闆成為各屆畢業生的人腦通訊錄,能幫忙找到散居各地的同學,包括失聯的僑生和旅外同學,成為訊息交換站的美術社。

  黃鈿翔的裝置,也讓觀眾再度看見手工時代的藝術材料,而這些素材絕大部分都是國外的產品,似乎也提醒了台灣的美術教育和手工技術的開啟和結束,是發生在短短的幾十年之內。相較於油畫發源地的歐洲,從油畫顏料發明的十五世紀到合成油畫顏料的管狀形式的十九世紀,我們也算密集地趕上了進度,也趕上了手工技藝的終結。

  根據林曼麗(2000)的研究,台灣現代藝術教育大約始於日治時期的1910年,當時將學校內小學師範部的習字圖畫科改為圖畫手工科,公學校師範部則將圖畫和手工單獨成科。之前,1907年公布的「臺灣公學校規則改正」首次出現幾何畫課程的紀錄。而1920 年代「臺灣教育令」公佈之後,臺灣公學校的學科中正式列入圖畫科,開始了寫生、觀察以及培養描寫能力的繪畫教育時期。此時期寫生、臨摹是最主要的教學內容,其餘則有考案畫、記憶畫以及用器畫。圖畫教學所使用的工具則包含鉛筆、色鉛筆和水彩,使用的媒材漸趨多元。(吳國淳,1997) 戰後,美術材料的取得維艱,為了討論舉辦「臺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的會議上,林玉山曾發言:「我們雖然踴躍的要畫圖,但搜羅材料卻很困難。材料的不足,不只是美術家,學童也是一樣,我曾看見學童持著鉛筆用不完全的紙畫圖,這可見材料是何等的不足,水彩畫,油畫,毛筆畫等,以前材料容易買,現在雖一張紙,一隻筆也難入手」。1946年教育處規定小學低年級、中年級每週分別上圖畫、勞作課40分鐘;高年級圖畫課40分鐘,且頒訂的小學課程標準,其中圖畫為每週60分鐘,勞作增為90分鐘。1948年公布的課程標準,則將圖畫科改為美術。這些教育需求也讓培養師資的師範學校紛紛增設相關科系。1968年的九年一貫教育讓術科教育趨於重要。(王麗雁,2008) 而八O年代國高中美術班的設立,增加了美術師資的需求,也擴大了就學考試的畫室,以及美術材料的市場。1997年的「藝術教育法」更明訂設立大學專業科系和非專業課程,以及從國小到高中的才能班、才藝課程的數量。而廣設大學的時代,美術相關科系是設校的熱門選擇,使得全國美術相關科系、碩博班的就學人數超過4萬。可以想像,各學校周邊的美術社曾經歷過的盛況。

  在八O年代美術教育與美工廣告兩大主流的發展之下,美術社提供了專業美術用品、製圖儀器、廣告材料、電腦排版、裝框裱畫的服務。但手繪被電腦所替代後,傳統材料的供需關係受到影響,同時,網路和大型賣場也逐漸取代了美術社。這便是黃鈿翔的裝置空間所展現的,是他的家族「圖騰美術社」於1992以來,配合環境變化轉型為複合空間前的最後證據,(南美館月訊,2016/8) 也是藝術做為手工技藝,面臨轉變的記憶空間。那些不會再賣出的美術材料,需要另一個夠有尊嚴的身分,黃鈿翔讓它們變成藝術品。

  把現成商品搬進展覽場的藝術家不少,各有特殊的角度和脈絡。李明學的「在放鬆的多數的陽光下」(2019)在北美館的裝置中,也擺了一櫃子的日常用品,有牙膏、洗潔精、味精、菜瓜布、罐頭和餅乾等最平凡無奇商品的《溢出的記憶》,把最具「可交換性」的物品,放進最不適合交易也抗拒平庸的美術館空間,打開生活中瑣碎的可取代性和獨特記憶的落差。2015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加拿大館由藝術團隊BGL將展場轉變成真假難辨的便利超商和DIY商場的組合,標題為《Canadassimo》。這個商場主要是嘲弄那些宣傳藝術美學可以自己來的教學工具廠商、半現成材料包經濟和它所倡導的庶民美學。李明學《溢出的記憶》2019     圖片來源│北美館網站

BGL《Canadassimo》2015      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

  跟這兩個例子比較,黃鈿翔的「住商:以台灣美術社為例」,是進階的到完整體系的現成物。從提供選擇的畫框材料價、半成品畫框,到各品牌的美術工具和器材,以及各顏料品牌的色票,和被當成過時商品堆置站的廁所,都成了美術教育(物件)史的證據物或檔案。沒有拆封的針筆組、西德原裝進口的水性麥克筆,每個物件都還貼著定價貼紙,讓人感覺時空凝結了幾十年。這個型態的美術社,以物件紀錄了美術教育專業化的年代,也回憶了被電腦軟體取代了手藝工具。當它變成藝術品時,也同時成了證物,或是成為提前現身的「美術物質史考古場址」,暫時凝結在時空中的考古場址。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