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吳介祥 / 鑽石島-李奎壁個展
分享 | 瀏覽數: 1852

鑽石島-李奎壁個展

吳介祥 | 發表時間:2020/08/31 16:52 | 最後修訂時間:2021/01/20 14:43

評論的展演: 鑽石島-李奎壁個展 Li Kuei-Pi:Diamond Island

李奎壁2016和2019年分別到柬埔寨駐地,見證到金邊的都市計畫在中國資金和各地開發商陸續進駐後的急速變化,而以踏查和採訪的方式蒐集了不少的訊息而成的展覽。在龍山文創裡的展覽空間裡呈現的《鑽石屋》,是當地風俗中,傳統的住家外懸掛的竹製成小房子,掛著紅紙裁製的衣服,裡面則擺著甜米糕,做為對無臉遊魂(Khmos pres)的供養。因為地理位置而烽火連綿,策展人邱柏廷提到柬埔寨自十五世紀以來就因為皇室爭權內鬥,加上鄰近的暹羅、越南趁隙干涉內政,並以軍事入侵,導致柬埔寨不斷失去領土、資源和人口。柬埔寨在1954年依日內瓦協議正式脫離法國殖民,但周邊勢力仍然環伺,持續面臨複雜的內憂外患,1960年內戰、1970年越戰期間,南越軍、美軍、龍諾政府軍和北越軍赤柬軍交戰導致柬埔寨國內民不聊生。1975年赤化後,紅色高棉把全國所有城鎮居民驅趕到鄉郊,強迫集體務農,屠殺知識分子,實行恐怖統治,導致全國五分一以上人口死於饑荒。在蘇聯、越南、中國的勢力退去後,1990年代柬埔寨才具有以本國人民為主體的政治制度,1997年還經歷過洪森(Hun Sen)的政變奪權。1990年代後,軍事利益被開發利益取代,隨著中國資金的進入和一帶一路的政策,金邊成為東協的交通要道。柬埔寨以東協最開放的國外投資法規-關稅優惠又沒有外匯管制,吸引到各地的建商、投資產業的入駐,並允許外資參與開採業、能源業和博弈業。金邊外圍的鑽石島則是外資進駐最閃亮耀眼的一塊地。鑽石島是從沙洲鋪出來的新城區,過去曾經被規劃為痲瘋病人的隔離區,隨後被開發商買下後一夕轉變為全國最精華地段,猶如台灣仲介公司形容的「蛋黃區裡的蛋黃區」,每天都有從各國前來的賞房團團客登陸。它的填海造陸、憑空昇起,而被策展人邱柏廷稱為「沙洲上的應許之地」。 

但從這些發展的趨勢起落,和迅速裂開的階級級距來看,它對某些人更像海市蜃樓。展場上的《鑽石屋》是李奎壁為在殖民、戰禍、開發和迫遷等劇烈變動下被驅逐的孤魂野鬼做的「豪宅」。這些遊魂包括2010年發生的送水節慶典,連接金邊市區與鑽石島的彩虹大橋上踩踏事件中,超過三百人死亡的不幸意外事件。藝術家以「鑽石島上台商建設的『鑽石凱薩』公寓為原形,請當地的小房子匠師參考『鑽石凱薩』住房的規格,製做了一棟給鑽石島上來來去去的幽靈居住的所在」。藝術家在都市大開發的同時,也幫遊魂們的居所升級。展場有一扇以窗簾暗示的窗,窗上有模糊的家庭合照,讓人聯想是冥陽兩界之間的交接,也暗示了所有的信仰中,安居是所有人界和精神界都有的渴望。

另一件具工藝手感的作品,是在螢幕前的小水族箱裡的雕出來的金魚。這幾尾魚的故事可以從李奎壁的《鑽石島小典》裡讀到:「640 廚師 他第一次出國,是到鄰近賭場的中國飯店工作。每日中午時分起床,下午三點上工,直到隔日凌晨三點,負責製作冷盤與雕花盤飾。他的祖父母都死於鬥爭當中,他的父母是怯弱的一代,可他不甘願。在學會如何分辨微信上的謊言後,他發現,他只剩下離開一條路可走。他的最終目標是抵達可投票的地方,他發揮了擺盤時的耐性與毅力,找到了出國的路徑,或許柬埔寨不盡人意,但在找到前往下一站的方法之前,他將暫時待在這裡」。《鑽石島小典》是李奎壁在小展場上傳遞不小訊息量的巧妙安排,近四十張的小卡片供觀眾蒐集,內容是藝術家對於柬埔寨的商業史、鑽石島和周邊變化的觀察、各族群人物的描述,以及開發引發的各種效應和事件,例如:「330 BKK 使館特區 蛋黃區;金邊大安區。由南北向的莫尼旺大道(Monivong Boulevard)、諾羅敦大道(Norodom Boulevard)與東西向的西哈努克大道(Sihanouk Boulevard)、毛澤東大道(Mao Tse Toung Boulevard)所構成的長方形地段。安全且交通機能良好,近年來為了因應源源不絕的外國投資客與住房需求,不斷擴增現代化公寓的建設數量。目前在BKK由台商主導的建案有『鉑金公寓』(The 352 platinum I. Apartment)、 『帝國首璽第一期/第二期』(Imperial Crown)、『The View』等。」

圖片提供|李奎壁

圖片提供|李奎壁

展場上小銀幕裡移動中的舞者,是沿著四號公路對新舊生態強烈對比的瀏覽,四號公路是「連結金邊與國際港口西哈努克港的公路,全長230公里,經干丹省、磅士卑省與國公省,最後進入西哈努克省。作為貨物與原料運送之用,為柬埔寨最具經濟價値的公路之一,道路兩側設有諸多工廠與工業園區。八社區的居民常來此打工」。而八社區則是「位於金邊郊區的社會住宅聚落,靠近四號公路,安置了第一批因都市計劃離開鑽石島的居民(…)因為距離市中心遙遠、交通不便,目前僅有200戶人家在此生活,多為無處可去的貧寒家庭,依賴販售小吃與到四號公路上的工廠打工維生」。依靠這種維基百科式的訊息連結,和展出裝置比對,讓觀眾聯想出一條朝向大開發的大道(Boulevard),和被邊緣化而沿街求生存的下沉階級的共存狀態。在背景說明的作用之外,《鑽石島小典》裡不乏詩性和評論兼具的文字:「410 微信 機會主義者連結世界與彼此的血管,擁有一套特殊的語言,眞假難辨,必須掌握特殊的閱讀技巧才能夠進入世界陰暗而豐沛的血液當中。」

作品《四號公路》,畫中的背景為獨立紀念碑(1958) 

在展場中最搶眼的作品便是《鑽石夢》的影像作品。藉由阿普莎拉(Apsara)的王室舞蹈,李奎壁邀請傳統舞蹈者穿上在這裡生產的服裝(而且可以標示成越南生產來提高價值),在模仿巴黎凱旋門的廣場前演出的作品。這件作品有好幾個層次,一方面影射了被多重犧牲掉的傳統,另一方面突顯複製西方城市做為開發美學的現象(台灣也有的現象);一方面影射了在柬埔寨擺脫(不了)的法國殖民史,另一方面又諷諭了商業帶來的雙重殖民性。創作論述提到:「1906年阿普莎拉首次透過柬埔寨王室的舞團表演出現在法國馬賽的殖民地博覽會(…)複製品與真實品間往往存在弔詭的灰色地帶,不僅因為複製技術的革新,同時也包含背後的政治意涵。」這件作品引人想到霍米・巴巴(Homi Bhabha)的雙向殖民模仿(mimicry)和雜駁性(hybridity)的論述:做為殖民者反動性的可能,例如以語言、符號做為模仿和對抗的工具,來對抗某種主客體的關係。《鑽石夢》以仍舊優雅的舞蹈呈現多重樣貌(從前軍事、現在商業)的殖民下,主體/客體、自我/他者間的認同的重疊或斷裂。這件作品以複製的概念為主軸,但並非只涉及單向的複製西方富裕城市和文化元素,也涉及對華人文化的深入和柬埔寨文化象徵的複製(女舞者穿著旗袍樣式,但是傳統服裝的絲質布料),可說是霍米・巴巴理論裡的殖民模仿和雜駁性的具體化。

《鑽石夢》也讓人想到許家維在駐柬普寨期間完成的作品《白色大樓-天台》、《白色大樓-姊妹》和《白色大樓-猴子舞》,《鑽石夢》和許家維的作品似乎在時間上有銜接性。兩位藝術家分別觀察了金邊從「鬼城」變成鑽石城、淘金城,在地生計、傳統、神話、象徵符號如何隨著開發不斷滾動。而《鑽石夢》有裡阿普莎拉尊貴的頭飾,像是呈現國家寶藏,但也有鬼魅的召喚:「也只有真正的藝術能夠在大量複製後依然保有活耀的精神/今日,你能在廣告、中國酒店、賭場中看見我的分身/不久之前,我的分身參與了在金邊上映的第一部彩色電影的演出,一部浪漫電影/20世紀初,人類試圖掌握世界將我的複製品,連同我的住所的複製品一起帶到馬賽殖民博覽會(…)但他們似乎遺忘了藝術品擁有精神,但複製品沒有」。《鑽石夢》映照猶如寶石的柬埔寨經歷的殖民者奇觀、傳統的消費化和大開發帶來的表象模仿文化。而這件作品做為「鑽石島」的結語,算是藝術家對這裡的鑽石級喟嘆吧。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