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吳瑪悧 / 2017年度觀察報告
分享 | 瀏覽數: 1979

2017年度觀察報告

提名觀察人: 吳瑪悧 , 2018年03月15日 18時34分

評論的展演:「棄路:一位創作者的地理政治之用」高俊宏個展琥珀之夢-林羿綺個展破身影勇為 Confronting Memories|王鼎曄 個展


 

地理的即政治的即藝術的

 

人類的生活受到空間的影響。從2017年獲「台新藝術獎」提名、入圍以及已公布獲得「台北獎」首獎的藝術作品來看,對於地理環境如何影響生活,仍延續著2016年的檔案熱潮,偏向政治如何作用於空間,因而對國族、家庭和個體產生影響的關注上,且創作者逐漸往年輕世代移動,顯見殖民、冷戰的歷史幽靈仍透過藝術媒介,展演其質面、釋放以及自我安頓的歷程。因此地理的即政治的,仍是形塑台灣當代藝術的精神地理座標。

以再次獲提名的高俊宏【棄路—一位創作者的地理政治之用】而言,雖然展覽空間的侷限無法完整展現,但卻可以了然一位創作者,如何從父親母親的生活路徑展開歷史的考掘,從遭遺棄的空間瞥見國族、帝國的深刻印痕。從小歷史到大歷史,他以身體書寫,為我們縫補出一張我們一直沒有看到且根本無所遁逃的天羅地網。從之前陳界仁到高俊宏的政治地理學,我們也看到新的傳承。林羿綺的【琥珀之夢】,以未亡在世人角色,透過影像重新編織童年與父親的晃蕩,以此而為家、父域、國族的記憶、想像與抵抗譜寫安魂曲。而王鼎曄、張恩慈等作品,某種程度也都一樣試圖從被抹除的歷史裡,重新定義自我或找到自我的定位。

如果前述幾位創作者代表著年輕世代回看歷史的沉重感,游崴與在地實驗所共同策劃的【破身影】,則有不同的嘗試。受邀的創作者們,不以尋找、再現歷史為手法,而是從文化的鬼影中去改編和再想像,讓歷史重新被再創造。該展因此對照出當代具批判性思維的創作者,既從歷史的前衛世代獲得養分,也以其反叛特質讓前輩重獲尊榮。然而2017年獲得台北獎的王煜松【花蓮白燈塔】作品,放在這個脈絡下來解讀,則饒富趣味和充滿隱喻。王煜松偶然讀到楊牧的《花蓮白燈塔》,開始尋找教室窗外的白燈塔遺跡。於是他在冬日冒著生命危險下海,但身體在消波塊間載浮載沈,根本看不到殘骸,上岸後,發現的卻是一堆海灘垃圾。於是整個行動過程、白花花的陽光,就成為了他的創作。

就此我們可以看到,歷史的空缺所形成的精神地理學,已然成為台灣當代最具獨特性的藝術景觀了。

 

 

相關評論

2017年度觀察報告 --- 王聖閎

2017年度觀察報告 --- 林靖傑

2017年度觀察報告 --- 郭強生

從攝影實踐的擴充到學院困境:也談《新活水》上的攝影論爭(下篇) --- 王聖閎

2017年度觀察報告 --- 賴香伶

歷史邊緣地帶的未亡人噩夢─閱讀林羿綺個展「琥珀之夢」 --- 黃海鳴

以父之名:談林羿綺「琥珀之夢」中的身體影像 --- 王聖閎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