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張晴文 / 在聚落和據點之間──關於「生紅過夏: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
分享 | 瀏覽數: 1325

在聚落和據點之間──關於「生紅過夏: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

張晴文 | 發表時間:2023/10/31 22:07 | 最後修訂時間:2023/11/06 12:08

評論的展演: 生紅過夏: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

●枕戈待旦紀念公園上的蔣介石

      做為一個旅人,我確實是因為藝術節慶而來。每次短期的看展行程都相當緊湊,直到這回第二次登島,我才意識到其實自己並沒有因此認識馬祖。兩天集中地觀看馬祖國際藝術島在南竿、北竿的作品,把今年的展覽看了大半,後來也才有時間在南竿晃遊,雙腳行走,真切感受這島嶼高低起伏的地景。

      從牛角村聚落徒步到海邊的牛峰境,隔著護欄之外是近海的沙灘淤積,不免夾雜著許多塑料廢棄物和垃圾。後來我才知道,牛角社區發展協會和「不廢跨村實驗室」共同創作的〈牛角海廢藝術花園──我的瓊塑之島〉應該正位於此(但並未顯示在官網的作品地圖上,以致我沒有留意到她們的蹤影)。海風吹拂,十月傍晚的馬祖已經有點寒意。我處於一個尷尬的時間,尚未到晚餐時刻,但附近也無處可去;這裡沒有「景點」,只有日常的閩東建築和斜坡。一路走到幾條主要幹道的路口,空氣裡漸漸飄著發酵穀物的味道,原來路口是馬祖酒廠。再沿著通往介壽村的幹道下坡前行,路很陡,車不多。密集的聚落間雜著民宿、小吃店,再到縣治和山隴菜園,附近有兩家7-11。一個剛放學的小學生走在我前面,一路哼著歌。

        隔天我再從介壽一路向福澳港前行。三公里餘的路程,沿途是中華電信、台灣銀行、社教館,斜陡的上坡連路邊的步道都做成階梯,以利行人。樹叢堆裡看到一簇紅花石蒜,去年廖建忠為馬祖國際藝術島所作的〈珠螺花開時,〉即以這一花朵形象入作,至此我才在路邊和本尊不期而遇。

      過了聚英路口,沿著福沃路是下坡。荒謐的地帶沒有行人,只有幾台軍車和汽車路過,偶爾摩托車呼嘯而去。行經一處營地,圍牆後面站哨的軍人露出一顆頭。迷彩的建物圍牆在這裡看上去很正常合理,不就是戰地本色。對我這個台灣人來說,幾天下來奇觀已經變成標配了。

      福沃路底就是福澳港口,嶄新的星巴克白色建築也坐落於此。我認出前天搭到北竿的吉順10號泊在港邊,它今天沒有出勤,拴在這裡曬著太陽。馬祖福澳碼頭候船室和它另一頭的福澳碼頭濱海休憩廊道,都是去年展覽子題「馬祖當代建築選件」中的建案。我站在星巴克的頂樓露台眺望新建物和海景,更遠更高的地方可以看見「毋忘在莒」公園的巨大照壁,蔣介石的銅像朝向中國望去。我再沿著濱海大路前行,經過珠山電廠、勝利堡,一路無人,在馬祖戰地博物館稍作停留,獨自穿梭坑道內,有種時空錯置的感覺。

      枕戈待旦紀念公園上的蔣介石銅像位居制高點,在附近走到哪裡都看得到。看著這座有點礙眼的銅像,思忖著它為什麼還樹立在這裡。做為戰地歷史的一部分,它確實具備這層文化意涵;就另方面而言,我猜想對於馬祖人來說,或許它一如島嶼另一頭的媽祖像,早已是日日夜夜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枕戈待旦紀念公園裡的蔣介石像,面向中國而立,馬祖南竿地標之一。(攝影:張晴文)

●在地社群或者國際橋梁

      為期十年的「馬祖國際藝術島」(以下簡稱藝術島)著眼的是「藝術如何在馬祖發酵」,承繼上一屆的「島嶼釀」,本屆不僅在主題上有所延續,也採取同樣的子題展出形式,但本屆有更多的表演藝術與在地社群加入,前者包括「表演藝術計畫」以及台電公共藝術策畫的「島嶼生息─島嶼時光」部分演出作品,後者包括在地策展人李若梅、曹楷智策畫的「島內視角─穿越時間的時間」於中山門展出、部分馬祖出身的藝術家參展;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策畫的「藝術游擊」呈現2019年起徵選藝術家前往馬祖駐村的創作成果;以及連江縣文化處策展的「永久作品與社區藝術」,包括在地社區的共同創作等。今年藝術島也有頗多與設計相關的策畫,包括王詩鈺和擇食股份有限公司策畫的「味蕾實驗室」延續去年的形式,再度邀請餐飲工作者將在地食材融入料理;鹹味島合作社蔡沛原策畫的「迴島嶼吧─東引設計之島」以地方創生為精神,關懷鄉土的永續發展。強調在地、社區共作,並且透過設計為策略的實作方式,讓本屆藝術島有很大一部分社群藝術的色彩,這些透過駐村、在地策展或展出、社區創作所呈現的展覽及創作,彰顯了一個朝向社群經營的端點;而光譜的另一端,則是較為整齊的當代藝術語言,特別是在主題式策展的規畫之下,能夠較為清晰地展現當代策展的方法和意念。這兩個方向成為今年藝術島展覽及創作形式的極端。

羅嘉惠〈陳衣往事〉裝置於北竿后沃聚落,是「藝術游擊」展出作品之一。(攝影:張晴文)

      中山門的前身是馬祖防衛部指揮部舊有福利站、軍官俱樂部,為軍管時期的歷史建物。在此展出的「島內視角─穿越時間的時間」是本屆所有子題展中在地策展人、藝術家、民間畫會參與最眾者,尤其曹楷智〈母親的船〉做為一個有母親遺留衣物包圍的工作室場域,其馬祖芙蓉海畫會學員的〈藝質教室〉,一前一後在中山門呈現藝術家工作室與畫室的教學空間,這即是馬祖在地的創作日常。

「島內視角」曹楷智〈母親的船〉結合母親的遺物裝置於藝術家工作室空間,於中山門展出。(攝影:張晴文)

「島內視角」馬祖芙蓉海畫會學員的〈藝質教室〉呈現畫室場景,於中山門展出。(攝影:張晴文)

       不僅前述的「島內視角」在策展論述中提及「將馬祖藝文帶往國際」的想法,由Nakaw Putun、吳漢中共同策展的「島嶼風景」也直言「將視角從馬祖、台灣共同體、擴大到全球,閩東語納入國家語言,象徵當代馬祖人意識的建立,與對馬祖閩東文化傳承的重視,而馬祖經歷的冷戰與戰地經驗,更成為與世界對話的橋樑」,具體可見的則是本展有相對多數的國際藝術家參展,在今年整個藝術島展覽中顯得特殊,也呼應展覽名稱中「國際」藝術島的理想。然而或許限於展覽規模,「讓馬祖成為與世界對話的橋樑」對於觀眾而言仍須更為深刻明晰的焦點,究竟馬祖想要和世界如何對話、又希望有何對話,在散置於各點的創作之間實需更多的鋪陳與連結。〈收信快樂〉、〈消失的蟲洞〉以外島通訊為出發點,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傳遞有較多著墨。〈海就是我的陸〉以退役船艦零件組成雕塑,〈18哨─新芽〉則以莒光島18據點為基地展現重生的意象。幾位國際藝術家的創作各有觀照,整體而言更多是想像的、輕盈的表達,也突顯了所謂國際對話關係建構確有其挑戰。

「島嶼風景」陳治旭、劉靜怡〈收信快樂〉於南竿山隴排練場展出。(攝影:張晴文)

「島嶼風景」洪榆橙、林芳多、曹雅評〈消失的蟲洞〉於南竿珠螺國小防空洞(馬祖青年發展協會基地)展出。(攝影:張晴文)

「島嶼風景」伊祐.噶照〈海就是我的陸〉於南竿馬港沙灘展出。(攝影:張晴文)

●地表之上,海平面以下

        做為一位觀眾,總要在有限的觀展時間之內抓緊地圖、奔赴下一個作品所在的看展狀態,使我意識到以上這些宏大願景及作品所涉及的深厚時間,與我這樣的觀展經驗彼此衝突。關於時間,在本屆藝術島的「島嶼生息─島嶼時光」有相當集中而深刻的展現,這項由台電公共藝術策畫的展覽中,「國家需要你」子題諸作位於北竿40據點和北竿發電廠。陳俊宇〈重返榮耀─馬祖招募〉,透過動態海報、錄像展現「義務役高齡化」這個提案,觀眾甚至能在現場投票表達是否贊成;張立人的錄像裝置〈FM81.11〉透過幽微的敘事,讓觀眾再次認識並思索馬祖歷史與人們的聚散。北竿發電廠內,一隱照明設計顧問〈軍魂之光〉、王榆鈞〈洋放之後,轟鳴與防空洞〉,以光和聲音重啟退役多年的北竿軍魂發電廠。這座於1975年開始供電的地下坑道式電廠,在戰地時期負責北竿的全島電力,直到2010年南竿珠山電廠落成後改為備役機組停止發電。兩件作品在此相得益彰,沉重的歷史以及電能的動力透過光線所營造的氛圍與聲震,敲擊著觀者。而洪璽皓〈逢〉隸屬本展另一子題「日常對話」,相對而言顯得輕快,位於南竿西尾半島物產店的作品以大型球體裝置在空間中表現結實纍纍的意象,與物產店的木造構建頗能相應。

陳俊宇〈國家需要你:重返榮耀─馬祖招募〉於北竿40據點展出。(攝影:張晴文)

張立人〈國家需要你:FM81.11〉於北竿40據點展出。(攝影:張晴文)

一隱照明設計顧問〈軍魂之光〉、王榆鈞〈洋放之後,轟鳴與防空洞〉,以光和聲音重啟退役多年的北竿軍魂發電廠。(攝影:張晴文)

      陳宣誠策展的「轉厝計畫」和山冶計畫林怡華策展的「地下實驗室」,是本屆藝術島中特別具有延續性的兩項策展。這兩位策展人在去年也曾參與藝術島的子題策畫,他們以各具脈絡的策展方法在連續兩屆展覽中透過策展和當代藝術創作回應馬祖的歷史、地景與人文,在兩屆展覽中都是相對亮眼的策展案例。

      「轉厝計畫」以南竿梅石聚落的植物環境生態、居住構建材料研究形塑出主要的內容。這一以梅石聚落為基地的展覽,所有作品皆回應景觀與環境的議題,長時間、持續性地介入是一致的工作方式,策展人的建築領域背景,也使得這項展覽在空間改造上具有獨特且明快的展現。這項展覽處理梅石聚落裡幾戶閒置的房舍,在與地主和屋主協商之下,重新賦予傾頹屋舍新的面貌。在修繕、清理,以及藝術作品進入的幾個不同工作層次之間,展覽團隊展現外來者如何與在地居民溝通,並且透過藝術的行動強化地方的永續和認同。在法規、居民期望、現實需求與限制的種種條件之下,藝術能夠扮演的角色及身段,在本展中顯得重要。本展作品亦能清晰地表達梅石聚落的特殊紋理,特別是植物地景、軍事背景等,包括李芝瑜〈植物微星球計畫〉、王文心〈檔案花園〉以不同方式回應馬祖的在地植物多樣性;〈窗外的風景〉以滿佈敲擊痕跡的鋁板對應打靶的聲響以及海面的波光;林昶戎〈陶土的生活物件〉以新舊交雜的器物置入梅石遺址的基地,探究當地的生活層積。

「轉厝計畫」李芝瑜〈植物微星球計畫〉在梅石8號展出。(攝影:張晴文)

「轉厝計畫」共感地景創作〈窗外的風景〉在梅石2號展出。(攝影:張晴文)

「轉厝計畫」共感地景創作〈砌疊的地貌〉改造梅石遺址空間,林昶戎〈陶土的生活物件〉以仿古陶器與現代生活物件的陶製品混埋入其中。(攝影:張晴文)

      「地下實驗室」延續了上屆「地下工事」的策展概念,大多數作品位於張正瑜、張匡逸(常式建築師事務所)修建的南竿二六據點「海角藝隅」之內。重新修繕的據點開闊而簡潔,也保留了坑道原本的狀態。張永達的〈scape.unseen_atm-Matsu〉以大氣壓力微感監測裝置接收附近環境的氣壓變化,將數據轉化為音頻震盪。克勞汀.阿倫特(Claudine Arendt)與海洋學家斯文.加斯陶爾(Sven Gastauer)的〈如何潛視大海─以陶瓷翻模做為方法〉以光學和聲學探查水底下的動物行跡,再將浮游物種和馬祖一帶特有的黃魚聲學足跡形塑為陶瓷物件,輔以影像呈現;另一件作品〈隱身見影〉運用針孔成像的原理將據點外的海面景觀投影在坑道之內。何彥諺〈棄巢〉以聲音及雕塑裝置組成聲景敘事,在坑道內的狹窄且半頹的軍事遺址散置,與空間場域的特殊性格外契合。劉致宏參展的兩件作品,包括在二六據點的〈綠光〉以及北竿橋仔五間排的〈漁光〉。〈綠光〉探討馬祖周圍海域的漁業活動對於生態的諸多影響,將夜間海平線上作業船隻發射的綠光,結合澳口影像展現對岸漁船造成的人工「馬祖極光」,在黑暗的坑道內意象幽微;另一件〈漁光〉所在的北竿橋仔五間排原本做為漁蝦捕撈加工的場所,劉致宏在魚窖空間透過燈光的明滅模擬船隻的訊號,回應本地漁業歷史,二樓空間以巨型的膠片裝置形塑水底下漁蝦群聚游動的景致,在老屋舍探進的陽光下有許多光影變化。

延續自第一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中的【戰地轉身 轉譯再生】計畫,張正瑜、張匡逸(常式建築師事務所)的「海角藝隅26據點」一景。(攝影:張晴文)

「地下實驗室」克勞汀.阿倫特(Claudine Arendt)與海洋學家斯文.加斯陶爾(Sven Gastauer)的〈如何潛視大海─以陶瓷翻模做為方法〉在南竿二六據點展出。(攝影:張晴文)

「地下實驗室」何彥諺〈棄巢〉以聲音及雕塑裝置組成聲景敘事,在坑道內的狹窄且半頹的軍事遺址散置。(攝影:張晴文)

 「地下實驗室」劉致宏〈漁光〉在北竿橋仔五間排展出。(攝影:張晴文)

●回到在地

      此次登島觀展,已經比去年感受到更多在地的互動和參與。這項位於離島的藝術節慶,無論它的政策目的為何,藉由展覽帶動地方觀光應是基本的考量之一。做為外地前往的旅客,相較於去年在民宿和交通方面得到的疏離回應,今年則能感受到主辦單位在當地的社群之間已經做了更多的行銷準備。每一個需要搭車才能夠在定點之間移動的展場,志工們對於作品的認同和投入可見。而此行我經常搭乘的計程車,多趟來回的車程之間也讓我和司機大姊有更多的交談。除了載我到達作品所在,一路上她也與我分享許多馬祖的歷史和現況,沿路介紹這是哪裡、當地人在這裡的生活。某天聊到平日開車之餘的閒暇,她說:「不趕時間的話,我帶妳去一個我偶爾放空的私房景點──當然這趟不算錢的。」於是我們經過環保路來到鄰近機場的海邊,空氣裡混雜著一點垃圾掩埋場的氣味,但眼前望去可以看到北竿島和黃官嶼,一片遼闊的海面。

      「我看妳喜歡拍照,這裡風景很好。妳可以下車拍幾張照片,這前面有一片芒草,拍起來會很好看。」

       大姊妳誤會了,我沒有很愛拍照,純粹是為看展覽做紀錄。但也就是經過這趟看展的行旅,在更多與展覽無關的行走和言談之間,我好像才漸漸認識了馬祖,這個我刻意透過蒐集作品想要一探究竟的地方。島上移動的同時,我也經常想著,這個展覽究竟與馬祖在地人們有多少深入的關係?它究竟想要向島內和島外的觀眾傳達什麼?毫無疑問地,一個地方的藝術節慶必定從在地做起,它的起點和終點理應一致──由此而開始、對這裡的人說話、讓這裡的人說話。我想著,開計程車的大姊可曾進入任何展場看看作品,對於這些作品會有什麼樣的想法?而那一座雄立於「毋忘在莒」照壁上的偉人銅像,為何它至今尚未成為藝術節作品對話的對象?許多的疑惑以及未及渡船上岸的其他離島,召喚著我兩年之後再次因為展覽回到這裡,思索並且傾聽。

相關評論

製造真實──2023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