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張晴文 / 我,更後來的人,來自本島的觀光客──再讀「傾聽裂隙的迴聲─綠島人權藝術季」
分享 | 瀏覽數: 1187

我,更後來的人,來自本島的觀光客──再讀「傾聽裂隙的迴聲─綠島人權藝術季」

張晴文 | 發表時間:2023/08/31 23:50 | 最後修訂時間:2023/09/05 15:37

評論的展演: 【傾聽裂隙的迴聲】2023 綠島人權藝術季

1. 郵遞:一張照片的邀約

    那天我收到一張有著綠島風景的明信片。灰藍色的海景,背面一角印著「2017-2023」和一排小字「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那座到不了的島」。

    紀彤寫給我幾句話,她提到:「我感覺到經過時間,綠島的經驗和我的日常更近了。」她歷經2021年駐村創作以及2023年再度參展,這句感想讓我印象深刻,非常貼近我對她在綠島生活和創作的觀察。

    2017年是什麼特別的紀年嗎?這件作品為何與此相關?在我尚未看展的時候,心裡閃過這個微不足道的疑惑。

一張有著綠島風景的明信片。

2. 沒時間

    七月初,我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裡抽出時間到綠島一趟,三天兩夜是我能空出的最大行程。因為怕暈船,也為了節省更多交通時間,我從新竹搭高鐵到台北,再從台北搭飛機到台東,然後搭小飛機到綠島。綠島做為台灣轉型正義重要的不義遺址,多年來我還找不到機會一行。這回帶著對於展覽的期待和想像,還有觀光客必備的防曬乳液、泳衣、遮陽帽和簡單行李前往綠島,我意識到自己正要體驗一趟黑闇旅遊(dark tourism),和一般的潛水客不同的是,藝術季是讓我刷了機票成行的原因。我也是本島來的觀光客。

    暑假的綠島人潮不絕。我在一個多月前就和同行的朋友訂了民宿,民宿主人正好是朋友的國中同學,她從台灣來到綠島經營旅宿已經十多年。民宿在南寮海堤邊,堤防外就是海。她替我們安排了面海的房間,第一次住在靠海這麼近的地方,對我而言是相當特殊的經驗。

    隔天,前往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的路上,我路過掛著「居福」兩個大字的招牌的店面,驚覺原來這就是之前劉紀彤作品裡提到的居福的潛水店。再往前走,工整的水泥矮堤圍在海的邊緣,我認出這就是公館漁港。這片熟悉的海景,正是紀彤和春玉游泳的地方。我的綠島印象全部來自劉紀彤的舊作,在這趟旅程裡又意外獲得再次認識那些作品的機會。我想到居福兒時的夢境,春玉嫌惡著被當作用過即棄的報導人,少年來到爸爸服刑的地方一起跳水。那些難以定論的事,暫時的理解,不安和疑惑,絕對值得多想一想。

    但我平時通常沒時間想這些。

 

3. 等待時間

    「傾聽裂隙的迴聲」包括首次參展綠島人權藝術季的藝術家,以及過去曾參與過的創作者,策展團隊在「人權」的題旨之下,將展覽對話的事件和地域從台灣的白色恐怖延展至亞洲各地涉及人權議題的當代藝術創作。即使與台灣相關,創作探討的面向也不限於政治,甚至能在更廣、更多元的區辨中,細緻地擴張至更深刻的討論,表現手法亦更多變。這部分最具代表性的即是張恩滿〈Rawus Tjuljaviya與表姐們〉在新生訓導處克難房遺址中的錄像及裝置,以祝福意味的編織指向了一種抽象的、承接著歷史和社會內裡充滿撕裂與傷痕的隱形網絡,言談間的族群及語言日常,暴現人際之間各種壓抑和對立,在一群女性的織作和閒談之際,以相當輕盈的姿態揭示隱藏的傷口,極為動人。

張恩滿    Rawus Tjuljaviya與表姐們    2023    動態影像、編織(攝影:張晴文)

    從遊客服務中心進入「綠洲山莊」的展區,首先於會客室可以看到第一件作品,王榆鈞的〈行方不明〉。這件作品裝置在過去受刑人會見家屬的狹小空間,利用場域現有的隔間,以舊式電話、錄放音機等器材呈現十段聲音和書寫,以及一面海景,把牢獄內外的時間和空間阻絕輕柔地道出。在這些音軌之中,我聽見其中一段受難者後代的獨白:在父親遇難後她僅能從昔日報紙中隱約拼湊父親當時究竟遭遇了什麼事。每當在電影裡看見父親慈愛呵護幼子的畫面,她想著,「如果小時候爸爸在身邊,一定也是這樣摸著我的頭吧……」

王榆鈞    行方不明    2023   錄音裝置、喇叭裝置、單頻道錄像、卡帶播放器、聲音裝置、攝影、文字(攝影:張晴文)

   等待見一面的時間有多長?走出牢獄的日子有多長?能不能等得到洗刷冤屈的那一天?精神的監禁又會持續多長?王榆鈞的作品拉開了時空的向度,在今年展覽「傾聽裂隙的迴聲」命題之下,可以視為破題的一件作品,藝術家對於空間、作品形式,以及敘事內容有著相當緊密的思慮與掌握,很有穿透力。然而,今天的遊客如我,能自由行走在會客室內外的體驗是相當奇怪的。儘管已經沒有昔日的森嚴,我仍覺得自己像是能穿牆的鬼魂一樣,竟然可以來去自如。

   總覺得現在自己所在的位置,應該不是這麼輕鬆的地方。

 

4. 瞬時的凝視展演

    光是看遊客服務中心、禮堂、獨居房、戒護中心的作品,就花了整整一個早上的時間。我在不同批次的園區導覽團中穿越,汗流浹背,一面閱讀作品一面以手機記錄。斷斷續續旁聽了一些園區介紹的導覽,路過一個又一個跟我一樣不斷拿起手機拍照的遊客。John Urry在《觀光客的凝視3.0》裡說道,「與其說照片是『觀看的時鐘』,不如說是當下的展演」[1]。他的意思是說,旋即被拍下且分享在社群網站上的旅遊照片,充分反映「瞬時一刻」,是一種「即時文化」。他引用Tomlinson的說法,「傳遞迅速、取得容易、欲望立即獲得滿足」[2]。在這樣的觀光實境之下,一面靜下來流汗閱讀作品有種矛盾衝擊的感受。我和大家一樣是來「見識」綠島的,在眼前的牢房、放封區、戒護室,不只是一個個場景,這些被清空再重新置入作品的空間,都曾經填滿難熬的時間。這些時間感在智慧手機的輕觸下再如薄膜一般平滑地上網流通(還可以使用濾鏡),我開始有點懷疑自己究竟能在這裡找到什麼,或者,我希望能透過作品再多知道一些什麼。

    放封區曝曬著張卉欣的〈在最後一張照片之後〉。她以文字敘述取代了國家檔案中受難者最後一幀照片的面容,一張一張在豔陽底下曝光。抹去奇觀化的肖像,或許是還給這些人尊嚴的一種方式。拒絕被凝視的遺像在光天化日之下,磊落地獲得另一種觀看。

 張卉欣   在最後一張照片之後    2023    數位印刷、賽璐珞片、石頭(攝影:張晴文)

   八卦樓裡的諸多作品,鑲嵌在一間一間的牢房裡。牢房本身對於觀眾而言已經是相當特殊的場所經驗,窘迫的室內空間把監禁對人的剝奪具體化,然而對展覽來說,藝術家對空間的運用也相當受到挑戰。在這一區域內呈現的作品,很多都看來侷促。體感對於這項展覽是重要的,不僅是視覺和聽覺,走在這個場域裡的各種身體感受也形塑了觀眾對於展覽和作品的認知。

 

5. 風景疊合的時間

    陳孟和+後來的人們+劉紀彤〈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位於八卦樓柒區。展間附近的走廊上有幾幅黑白照片和手寫的字跡。窄小的房間裡,一片木板架在牢房的盥洗區域上,簡單的桌面上有十種明信片,兩兩一組,呈現綠島某一場景的今昔對照。這十幅印在明信片上的風景,分屬「那座到不了的島」、「背上有字的石頭」、「大浪襲來的五分鐘」、「再蓋一棟新的民宿」,以及「照片裡看不見的虱目魚苗」五個主題。現場的印刷品和明信片上的二維條碼,讓觀眾可以閱讀相關的文字。觀眾也能取走明信片,或者把寫好的明信片掛在展場的棉線上。部分觀眾留下在綠島的見聞和感受,有的表示這裡的水上活動太讚了,有的感歎自由得來不易。

陳孟和+後來的人們+劉紀彤    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    2023  明信片、文本、網路平台、裝置(攝影:張晴文)

   這些由新生攝影師陳孟和留下的照片和後來的人對他鏡頭下的景致再次的對位重拍,是明信片風景的由來。

    「不過,到底不能忘記的是什麼?在海風吹拂的咾咕石岸邊,他們拍照後,記住的是誰的苦難?[3]

    「先是天然的監禁島,再是觀光的天堂島。此刻,整座島上的建築工都已睜開雙眼、正吃著早餐,準備在烈陽裡上工,繼續蓋下一棟新民宿。[4]

    閱讀照片背後的敘事,我想起此行入住的民宿,也是海濱拔地而起、既現代又舒服的一棟。劉紀彤去年個展在錄像前搭起的鷹架,以及幻燈機一樣輪播的照片裡,都是工地的樣子。綠島就是一處不停工的工地。後來她向我提到,綠島人近年正面臨土地取得的困難。由於長年以來外來的觀光業者進入綠島,土地資源的耗損和相對的經濟成本已非當地人能夠輕易負荷。

    對於後來的人們回頭尋找前人曾經凝視、拍下的景物,劉紀彤給了這樣的詮釋:「生命的迴游行為,原先為的就不是明確可見的結果,而是不可見的再回返,尋找主體在浩蕩而不明的世界裡,聽見屬於自身迴聲的時刻。[5]

    在這件作品中,藝術家展現了自身在歷史事件與地域中如何自處。她所觸及、表現的作品張力與議題深廣程度,遠超過本展中其他類似創作方法和進路的作品。〈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作者是陳孟和+後來的人們+劉紀彤。陳孟和是曾被監禁在綠島的「前輩」,這位新生攝影師1952至1967年間在綠島服刑,因為《綠島鄉誌》的工作,組成工作團隊拍攝了一批綠島風景,他後來甚至協助了綠島人權博物館籌備期間的模型製作。明信片上標記的2017,即是他去世的年份。但是「後來的人們」到底是誰?我忍不住問了劉紀彤。

 

6. 後來的人

    廣泛來說,「後來的人們」可以是來到綠島的人,可以是台灣人,也可以是綠島當地的人。他是任何人。但在這個代稱背後,也讓人不住聯想到政治受難者的後代。

    寫在走廊牆上的對話,透過問句往復確認著什麼。一張紀實的照片,為何還藏著許多疑點?「後來的人」或許有著類似的境遇,但是對於受難者所從事的各種影像生產,也會有不同的認知,與對於作者本真性的不同解讀。走廊牆上的黑白照片,在放大之後出現了對於那時空下事件判斷的認知歧異,手寫的問句、語言的商榷往來,再度突顯了歷史從未只有一個的事實。

 

陳孟和+後來的人們+劉紀彤〈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牆面上的照片和字跡。(攝影:張晴文)

7. 更後來的人

    人類學者Erve Chambers將觀光定義為「由各式各樣的旅遊活動所組成,包括對於異地的自覺經驗(self-concious experience)」。[6]對於綠島而言,綠島人權藝術季即為觀光仲介的一環,做為一種文化媒介(cultural brokers),其對於觀光經驗的形塑、創造以及行銷,尤為關鍵。它將影響族群及地方性的具體化身與觀光客接觸,影響了大多數觀光客對於在地文化的理解。[7]綠島的天然資源,包括世界罕見的海底溫泉、珊瑚覆蓋率高且能見度極佳的潛點等,向來是發展觀光的重點。2018年正式成立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起,這座小島在台灣民主發展史和人權教育方面也扮演重要角色。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藝術季這類中介角色,處於觀光場域的主客關係之外,卻影響著旅遊行為,其動機不見得基於經濟考慮,還包括文化與意識形態。[8]觀光做為一種文化再現與文化認定(affirmation)的管道[9],透過綠島人權藝術季,轉型正義讓綠島成為一個新的景點,但另一方面,以藝術節慶做為價值再造的手段,學者亦憂慮一成不變的活動操作,容易使地方標誌的意義管理陷入危機。地方標誌的意義來自社會許多行動者介入調節而成,總是透過社會集體的各種論述、符號、儀式來維持其價值與象徵性意義。而一地的真實性(authenticity)鑲嵌在動態的社會力量之間,變動不居,經由眾人共同打造而成。[10]Erve Chambers提醒我們,在談論某地的真實性時,「假若沒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任何的真實性都顯得毫無意義」。[11]尤其「當我們開始思考觀光對於當地人的衝擊時,(……)就我們在觀光風格或旅遊活動的偏好看來有意義的事,不見得對於當地人有同樣的意義」[12]

    觀光能夠促成社會中不同成員間透過集體認同,去爭取打造他們的空間與事件,好讓某種特定利益與價值能被呈現出來[13],在這樣的關懷之下,透過藝術事件使人能夠近距離的接觸和體驗,就今年的「綠島人權藝術季」而言,它甚至還突顯了網路時代下近距離接觸的意義,以及疫情過後人們對於近距離接觸的想望。在這樣的文化價值和標誌的形塑過程中,我們相對容易看到政治受難者和家屬、策展人、藝術家的觀點,但對於綠島當地人的意見所知有限。如果藝術節慶仍是可行的一種探尋方式,再度回訪、延續對於一地的反思與對話,在展覽中顯得重要。如何在例行性的藝術節慶結構下,拒絕點狀的、偶然的候鳥式關注,讓藝術確實能夠擴散其影響力,是當今許多官辦藝術節慶的重要課題。本展是政府多年來推動轉型正義重要的指標事件之一,如何能在此地此刻面對過去與未來,深化社會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與溝通,成為展覽令人關注和期待的部分。

    因此,我特別喜歡劉紀彤與眾人合作而成的〈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它透過一個重新探尋綠島與她的故事的藝術家視角,推及人權迫害的受難者、後代,更重要的是反映當地人與當下綠島的境況。面對歷史或者現實,每個人在不同的位置上承受了不同的遭遇。我在這一輕盈的作品裡,看到以攝影做為關鍵的影像而推展出的豐富層次。過去受難者和親友的魚雁往返,再到異地觀光寄語的風景明信片,這些需要耗費時間等待的通訊,今天看來已不合時宜。攝影是一種透過鏡頭凝視地方的方式,無論是過去的新生攝影師、後來的人們,或者更後來的人(包括我),都用這種方式詮釋我們對於地方的理解和想像。藝術家的五組照片、五個故事,觸及當地人、旅人、受難者及後代,以及藝術家本人,在環境變遷、家族歷史、生命治理、國家敘事等面向上展開了錯綜的一張網,而綠島,正是這些生命交織的所在。

    做為更後來的人,我在同樣的豔陽底下衣服濕了又乾,透過手機捕捉眼前疊加了無數疑惑和答案的島嶼和海景。只是我的快門顯得輕鬆許多──做為一個來自本島的觀光客。John Urry說攝影塑造了旅行和凝視的方式[14],我知道自己所行所看的這些,都成為我所認識的綠島的一部分。



[1] John Urry、Jonas Larson,《觀光客的凝視3.0》,黃宛瑜 譯。台北:書林出版,2016,頁245。

[2] 同前註。

[3] 劉紀彤網站,〈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背上有字的石頭」短文,網址https://liuchitung.cargo.site/Stone-with-Inscriptions-on-its-Back(瀏覽日期2023年8月30日)

[4] 劉紀彤網站,網址https://liuchitung.cargo.site/Build-Another-New-Guesthouse(瀏覽日期2023年8月30日)

[5] 劉紀彤網站,網址https://liuchitung.cargo.site/The-Unseen-Juvenile-Threadfin-Bream-in-the-Photo(瀏覽日期2023年8月30日)

[6] Erve Chambers,《觀光人類學: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李宗義、許雅淑 譯。台北:游擊文化,2019,頁43。

[7] 張育銓,〈導讀:觀光作為一種文化實踐〉,收入Erve Chambers,《觀光人類學: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李宗義、許雅淑 譯。台北:游擊文化,2019,頁13。

[8] Erve Chambers,《觀光人類學: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李宗義、許雅淑 譯。台北:游擊文化,2019,頁41。

[9] 同前註,頁59。

[10] 張育銓,〈導讀:觀光作為一種文化實踐〉,收入Erve Chambers,《觀光人類學: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李宗義、許雅淑 譯。台北:游擊文化,2019,頁22。

[11] Erve Chambers,《觀光人類學: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李宗義、許雅淑 譯。台北:游擊文化,2019,頁198。

[12] 同前註,頁73。

[13] 同前註,頁90。

[14] John Urry、Jonas Larson,《觀光客的凝視3.0》,黃宛瑜 譯。台北:書林出版,2016,頁238。

相關評論

尚未在這裡結束──從劉紀彤「她是從本島來的駐村藝術家」到「傾聽裂隙的迴聲─綠島人權藝術季」 --- 張晴文

2023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再思地方──2023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十三中隊——記「傾聽裂隙的迴聲:第四屆綠島人權藝術季」 --- 張韻婷

製造真實──2023年度「台新藝術獎」觀察報告 ---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