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提名觀察人 / 張小虹 / 那一刻,我們都尷尬地笑了
分享 | 瀏覽數: 2657

那一刻,我們都尷尬地笑了

張小虹

TransAction超能劇團第一號作品《孤兒》

主辦:transaction超能劇團

時間:2014年1月3-5日

地點:台灣大學鹿鳴堂(台大劇場) 


   在台灣大學校總區舟山路邊緣,昔日僑光堂今日鹿鳴堂的台大劇場,提供了一個甚為殊異看戲的經驗,倒不是劇場大小設備新舊的問題,也不是中場休息時間可混跡假日人潮小逛校園,而是在台上演員隨情節推演將情感張力堆疊到最高點的時刻,劇場空間卻瀰漫起樓下茶葉蛋與牛肉大骨湯的氣味,產生一種入戲又出戲、寫實又魔幻、彼時比地與此時此刻之間的一種斷裂,一種尷尬,一種不請自來的疏離效果。     

     以台大戲劇系第十屆畢業生為核心的「超能劇團」,2014年初在台大劇場演出美國劇作家Lyle Kessler 1983年著名的精彩劇本《孤兒》(Orphans)。該劇描述一對孤兒兄弟親密互恃/噬的成長過程與一名陌生人作為代理父親的突然闖入。這個劇本在人性、親情與情感深度的挖掘,暴烈無情,卻又無比脆弱溫柔,故獲獎無數,更讓許多演技派演員一炮而紅。

     顯然初生之犢的「超能劇團」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導演杜凱捷在劇本詮釋與場景調度上有大將之風,尤其是劇終哥哥的心靈受創,從原本處世不恭到抱著代理父親的屍體痛哭流涕,在強度表達與情感節奏上,都掌握精準。而三個台大戲劇系畢業的演員張家禎、王宏元、林子恆,分飾哥哥、弟弟與代理父親三角,成功挑戰了這極度考驗演技與情感表達強度的劇本。

     而寫於1983年的《孤兒》,更對台灣當前的「多元成家」爭議,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對照思考。何種親情可以脫離依賴,以及脫離依賴所形構的潛在掌控暴力?何種家庭可以不依血緣而依特殊的情感需求而成立?何種關係可以既暴烈如S/M又溫柔如詩,充滿記憶的美好與抒情?家作為教養之所在,家作為施虐之所在,家作為救贖之所在,在「吾父吾子吾兄吾弟」與「無父無子無兄無弟」之間,《孤兒》給出了一個受傷心靈的無間煉獄與庇護天堂。

     然而就如同那不請自來的茶葉蛋與牛肉大骨湯氣味,《孤兒》仍舊逃不出當前台灣劇場早已形成的某種「共謀」,演員認真的演,觀眾認真的看,但就在生命最荒謬、情感最扭曲的呈現片刻,大家卻尷尬地笑了(怎麼在這時候笑呢?),不是黑色幽默的那種冷笑,而是不知如何面對「情感寫實再現」的笑,一種不請自來卻可片刻須臾解除情感尷尬面對的笑。

     台灣劇場的觀眾彷彿總在尋覓某種笑點,讓大家都可以片刻須臾逃出情感寫實強度的笑。

     但顯然這個問題並不專屬於台大劇場或「超能劇團」,而這個問題也遠遠比那不請自來的茶葉蛋與牛肉大骨湯氣味,更耐人尋味。

攝影│李宜蒨  圖版提供│TransAction超能劇團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